胤礽點了點頭,沒把這當一回事,還向康熙提了一嘴自己命人正在研究“抽水馬桶”。
康熙抽了抽嘴角,礙于有老臣在場不好發(fā)作,連瞪了胤礽好幾眼。
胤礽給瞪得莫名其妙。
孤做錯了嗎?
在其位,謀其事,他到了精膳清吏司,當然要做一些什么了,怪只能怪大清太“落后”,連科學的養(yǎng)豬之法都沒有人歸納成書冊,到現(xiàn)在還在根據那蘇東坡的只言片語來養(yǎng)豬,其他的則是靠人們口耳相傳,代代相傳的養(yǎng)豬技藝。
蘇軾是宋朝人,都是五百多年前的經驗了,竟然到現(xiàn)在還用。
臣子們走后,胤礽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康熙,并且正義凜然表示:“汗阿瑪既然將兒臣派去禮部歷練,兒臣當然要做一些實務證明自己,兒臣做的好,汗阿瑪也倍兒有面子??!”
“好,好一個在其位,謀其事?!?/p>
康熙一怒之下,讓人將胤礽調到了禮部的“祠祭清吏司”。
他就不信了,去了那掌管吉禮祭祀的地方,他還能搞出什么事兒來!
卻說胤禔在兵部歷練學習到了許多實際事務的操作,他的歷練進度非常喜人,比起一再鬧出事兒來讓康熙收拾爛攤子的胤礽,皇長子則成熟穩(wěn)重許多。
兵部官員回稟康熙時,都道一聲“大阿哥謙虛肯學”。
康熙恨鐵不成鋼地對胤礽道:“好好學學你大哥,你幾時能穩(wěn)重一些?”
胤礽聽后頓時不依了,屬于少年人的攀比心冒了出來。
孤幾時不成熟穩(wěn)重了?
孤不是一直都在勤勤懇懇做自己的小毛驢嗎?!
胤礽搖了搖頭,現(xiàn)在唯一能聽他傾訴“苦悶”的人,就只有四弟弟胤禛了。
胤礽:“現(xiàn)在這年頭,做小毛驢都要挨訓,實在是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?!?/p>
胤禛睜著死魚眼,道出了康熙的苦悶:“我在阿哥所聽人說,汗阿瑪已經忙到連續(xù)七日不曾去后宮了。”
“孤不管,汗阿瑪說孤不如大哥?”胤礽生悶氣,寫信去向太傅們訴苦。
不久,沙澄、薩海、朱之弼、王熙等四位臣子齊上奏康熙,奏書上皆夸獎太子,都快將他吹到天上去了。
收到了胤礽可憐兮兮賣慘信的湯斌也上奏提醒康熙:殿下去禮部做了不少實事,功績顯著,他做的已經很好了,皇上對繼承人未免太過嚴苛。
康熙: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