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是大清原本的軍隊,還是北蠻的軍隊,他們都是這片土地的外人,當地人只不過是被打怕了,被奴役習慣了,布里亞特就是一個最好的突破口,他們的族人不愿服從,一路逃亡到龍興江城,成為龍興江城新遷入的民族之一?!?/p>
“先帝時期起,北蠻即已經開始入侵這里,居住在龍興江城的當地臣民,受大清恩賞籠絡、分而治之的統治,進行編旗,為抵御侵略而戰(zhàn)斗,其中也包括了遷徙而來的布里亞特族人?!?/p>
“再者,邊境百姓因為戰(zhàn)爭的關系,大規(guī)模往南遷徙,只是邊境地區(qū)人越來越少,這也是個隱患。雅克薩城就是因此被攻打下來的,因為當時的駐防薄弱。”
“邊境駐防與管理的事兒,汗阿瑪這一次東巡都已經布置下去了,”胤礽對康熙的發(fā)布至今的政令記憶猶新,汗阿瑪為了讓他跟著好好學,每當議政時都拎著他,看奏折時,也將他帶在身邊。
“關于你說的這些,汗阿瑪都已經采取了措施,又考慮到邊境僅有寧古塔一座軍要重地,汗阿瑪又下令大將軍去璦琿屯墾,修建城池,若城墻修筑成功,后勤與龍興江城相融,那么即可令邊境這片區(qū)域成為新的,最北面的軍要重地。此后還布置了其他軍要重地,如摩爾根、布哈特、卜魁城等等?!?/p>
一旦邊境軍要重地城鎮(zhèn)防衛(wèi)修建成了,保衛(wèi)邊疆將不成問題。
“孤想要說的是,在戰(zhàn)時,大清軍隊需要后勤補給,那么敵人也需要,北蠻又不是神仙,他們也要吃喝,在寒冷的天氣里戰(zhàn)斗,他們吃的比百姓們多多了。如果能夠拉攏到不服從北蠻的部族配合大清軍隊,就可以起到不動聲色繞到敵人后方,切斷援軍與補給,損毀他們糧倉的作用。當然,孤畢竟不是大將軍,所見所聞仍不如大人們思索的深遠,此時來找容若,也是想問一問你,這事兒可不可行。若是做了,是不是對戰(zhàn)事有利,能不能令大清損失更小,令敵人損失更大,又能不能做到往前面推戰(zhàn)線,將敵人趕出侵略地?!?/p>
納蘭性德聽得極為認真,二十七歲的年輕人,正是渴望建功立業(yè)的時候,作為康熙御前紅人,與帝王又是“少年君臣”的情誼(1),心中有雄心壯志,有豪情萬千,談論起邊境戰(zhàn)事時,自有一股火在內心燃燒。
他是出身顯貴,對榮華富貴、功名利祿沒什么興趣,可那是他對身外之物不感興趣,而國之利益,那是精神層面的高度升華!
現在胤礽不與他談權力財富,就只說國家大事,那較真的模樣,連帶著納蘭性德也嚴肅起來。
“收復失地這事兒吧,說給老臣聽,老臣會分析出來一堆理由來規(guī)勸汗阿瑪,朝中亦有臣子進言,曰‘苦寒之地難以生存,不如棄之以遷徙至城墻內,加強城防’,孤就聽不進這些,既然大清有實力去打,為什么不打。你說這些老臣們說的有理嗎?當然是有道理的,可是顧慮那么多,一點沖勁都沒有,他們估錯了汗阿瑪,汗阿瑪可不是安于現狀的守成之君,若有開拓疆土的可能,他是不會放過的,只不過是被大清內憂外患拖累了腳步罷了。孤反正小孩兒任性,說出來的話也沒人把孤當回事。反正孤是不愿意看到絲毫屬于本國領土被旁人掠奪了去。從雅克薩到尼布楚,再到貝加爾湖畔,那邊原先都是大清的治下,憑什么送給別人,之前沒騰出手來收拾他們,給人當泥人來捏,這會兒能有手段反擊了,非得把他們打回去不可。”
胤礽是極力主戰(zhàn)的:“那一大片被老臣們稱呼為‘苦寒’、‘不毛’之地的地方,底下有豐富的礦藏,里面的能源,關乎到我們子孫后代百年以上的利益,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呢?你也別問孤怎么知道的,反正孤就是知道這些。”
納蘭性德啞然失笑:“殿下,微臣亦是主戰(zhàn)的?!?/p>
至于主和派的代表人物,那是索額圖,是您的三姥爺?。?/p>
納蘭性德總不能在胤礽面前說索額圖不好,他又委婉地告訴胤礽:“殿下若想要主戰(zhàn),不妨問問索相能不能幫您?”
胤礽小聲抱怨:“汗阿瑪非得與孤搶人,孤有什么辦法,孤也很無奈?!?/p>
納蘭性德沉吟道:“其實,殿下若是向皇上奏明這件事,只需要皇上下令,也許就能差遣父親做事了。”
就像是上次那養(yǎng)鵝的烏龍,為了大阿哥,父親“委曲求全”,在民間反而得了百姓們稱贊,結果父親自己卻覺得是在“忍辱負重”。
提起那鵝相的名聲,納蘭性德卻止不住得想勾起唇笑,這事兒太樂呵了,雖然讓父親丟了人,可在民間卻一下子有了美名。他結交江南布衣文人(2),敬重他們的才華,并樂于資助他們。其中不少人家境貧寒,在他的資助下考上舉人,友人與他關系和睦,提起明珠養(yǎng)鵝法對家鄉(xiāng)百姓生活的改善,那是發(fā)自內心地在感激父親。
唯獨父親向他抱怨,說大阿哥被太子籠絡住,連帶著自己也被太子騙了。
納蘭性德為人正直,自有一套判斷標準,對于老父親的抱怨,委婉安慰納蘭明珠:“父親在民間聲譽好,對家族亦有好處?!彼谔拥钕律磉呍浫温氝^一段時間,那樣鐘靈毓秀的小太子,不是那種會騙人玩陰謀手段的人,相反,他做什么都光明磊落。
納蘭明珠不說話了,這事兒總不翻篇,他就只能捏著鼻子認。
這會兒正直的青年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在“坑害”父親,還一臉嚴肅地順著胤礽的思路,去思考這國家大事,最終對胤礽道:“確實,父親善于戰(zhàn)略計謀,若要拉攏人,派遣他去非常合適,如果這事兒能成,正如殿下所言,對邊境戰(zhàn)事是一大幫助?!?/p>
如此,父親還能立下功勞,以父親在朝中地位恐怕只能薄賞,卻能給弟弟們掙到好前程,這一波可不虧。于國事有利,于家族有利,納蘭性德頓時就高看了胤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