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感覺到了小美夸張的手法是在比喻他現(xiàn)在想得太早。
胤礽:不要影響孤思考問題。
他就喜歡思考哲學怎么辦?聯(lián)想思考是他的愛好,又不是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答案。
現(xiàn)在汗阿瑪擔心他玩的太大,那他一開始玩小一些不就行了。
昨日與汗阿瑪說的時候,從一開始要研究昆蟲,到為了增產(chǎn)大清糧食做研究,又進一步提升到富國強兵的高度,每一說一句都是胤礽的真實想法,都在汗阿瑪?shù)慕邮艿拙€上跳舞。
“現(xiàn)在看來,汗阿瑪他不是不知道孤說的是對的,他就是太保守了?!?/p>
胤礽將毛筆夾在鼻子與嘴之間,思索:要讓他不那么保守,其實只要證明一件事:發(fā)展科學不會影響帝王的權(quán)柄。讓科學握在汗阿瑪手中,就像是“不孕不育研究莊子”與“人工雞蛋孵化”、水泥方子那樣,將成果作為“官辦”的,那不就行了。
再說,百姓們普遍文化程度低,有的人連字都不認識,主流讀書人還是學習四書五經(jīng)的,一時半會兒的,哪里會扯到民智開化到影響統(tǒng)治的地步?
胤礽想了想,將想要辦自然科學研究所的章程給大致寫了出來。
自然科學,除去物理、化學、生物,還包括了氣象、地理、醫(yī)學等等,這是一個很宏大的概念,這些內(nèi)容的研究,大清本來就有基礎(chǔ),還有許多書籍,可都是拾前人的技術(shù),沒有一點自我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要做的是將它們整合起來,找到這方面的“專家”,進一步在各自的領(lǐng)域開創(chuàng)新的進步。
胤礽在日記本上寫道:從南師傅等傳教士們從藩外帶回來許多先進東西可以看出,海外的其他國家,有些地方的“自然科學”比大清還先進,大清自己要研究,也需要與世界溝通,那么船隊就必須的,商隊也是必須的,還需要培養(yǎng)使者派出去。
當然這些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,他也就沒在給汗阿瑪?shù)纳献嘀袑憽?/p>
為了設(shè)計興科學的計劃,胤礽寫廢了許多稿子,最終設(shè)定了關(guān)鍵性步驟一二三四。
首先確定一個小目標,做一件小事,向大家證明他不是在小打小鬧。
接著做一件大事,一鳴驚人。讓世人都認可自然研究所的地位,這樣以后要鼓勵其他研究的時候,阻力就會小很多。
【大朋友可真厲害,從自然科學到參與全球化,不用小美提醒就自己想到了!】
胤礽:那也要感謝小美教的好。
每次受到胤礽夸獎小美都特別得意,它覺得自己再一次在大朋友的心目中樹立起了“信譽”,現(xiàn)在的小美,已經(jīng)不是當初那個被康熙懟兩句就炸毛出錯的小破系統(tǒng)了。
胤礽寫這份上奏章程寫了近三個時辰,寫到半夜,犧牲睡眠時間才將這份上奏給完善。
“哎,這個時候就特別懷念王大人與三姥爺,”如果他們在,哪里還需要他這樣勞心勞力地親力親為,提出一個想法,盡管慫恿其他人去做就好了,自己要想到面面俱到,再寫一份思考全面的奏折去說服汗阿瑪,可太勞累了。
【大朋友還是個寶貝,卻已經(jīng)承受了社畜加班的痛苦。小美可以為您生成ai做的文章,如果您需要小美的輔助,小美分分鐘就可以幫您通過大數(shù)據(jù)拼接出幾十份奏折來?!?/p>
胤礽拒絕了小美的提議,系統(tǒng)拼接出來的文章沒有靈魂,無法表達出他的心意來,這個時候就沒有必要“作弊”了。
次日一早,胤礽聽說康熙在祠堂隔間睡了一夜,都沒有回乾清宮睡。
康熙如常命人來接胤礽入朝聽政,如常帶他批閱奏折,教導他熟悉朝中事務(wù)。
胤礽上交了自己的奏書,眼巴巴望著康熙。
“朕昨晚思考了一夜,”康熙放下御筆,正色道:“《道德經(jīng)》曰‘治大國,若烹小鮮’,今日朕卻覺得,這話用來培養(yǎng)你也是一樣的。朕教你,比治國都要小心謹慎了?!?/p>
“王弼曰‘躁而多害,靜則全真’朕不可操之過急,要教好你,得順其自然,還得懂‘堵不如疏’?!笨滴跽f著,看起了胤礽的奏折。
這哪里是養(yǎng)兒子,養(yǎng)個祖宗都沒花那么多心思的。
自己選的繼承人,跪著也要培養(yǎng)下去,康熙怎么都舍不得白白浪費了白澤擇主的好機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