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氏有念想。這念想就是撫養(yǎng)大一雙孩子。讓何二牛在九泉之下也有子嗣兒女的香火能四節(jié)供奉。
人有念想,日子能過下去。按說一切就是平淡渡日。
可有一句怎么說的?天有不測風(fēng)云,人有旦夕禍福。
屈氏原來不打理家業(yè),
她就在家里照顧兒女。這出門的日子少。旁人有一點傳言,只道屈氏生的美。
可能瞧見的,也只是一些婦道人家。
待何二牛不在了,
屈氏得頂門立戶。一雙兒女尚小。一個美麗的俏寡婦,一旦出來做事情了。
這巧不巧的,
屈氏就讓人瞧上了。
屈氏有家有業(yè),有兒有女。她沒改嫁的心思。或者說瞧上屈氏的人,也沒想著娶屈氏。
憑屈氏出身低,又是小寡婦。有門第的“大人物”哪會娶屈氏。不過是嘴皮子的功夫,就想著納了屈氏做外室。
妾身不明,不明不白的被人納成外室?屈氏當(dāng)然不干。
這女子的名聲壞了,一雙兒女怎么辦?屈氏活一輩子,總要給兒女留一個好名聲。
好名聲做甚?
憑此也能讓兒女將來的日子更好。名聲好,替兒娶新婦時,親家能瞧上。女兒有一個好名聲的母親,這才能嫁得姻緣合美的婆家。
屈氏的心思全在兒女身上。她以為自個拒絕掉。這事情也就到此為止。
屈氏的丈夫是不在了,可禁軍的名頭還是能唬著一些人的。特別是妹夫曲忠還在呢,這在禁軍里也算有關(guān)系的人家。
普通百姓,那肯定就被嚇唬住,也沒誰真敢打屈氏的主意?;蛘哒f敢打主意,還敢下手的。那背后當(dāng)然有后臺。
宏治六年的春日,屈氏在一天出門子干活后,一去不歸。
屈氏的女兒做好夕食,久等親娘不至。最后沒法子,何家小女郎領(lǐng)著弟弟在次日跑姑姑家,跟姑姑何小妹求法子。
屈氏失蹤,告到官府。
曲忠也從妻子何小妹的口中知道一點原委。打這,曲忠也算牽扯進(jìn)來。
屈氏失蹤,從春日后再不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