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實在是罰不當罪。
“如果她不笨的話,該是去要身契了。
”祝秉青用朱筆在一個人名上圈了個圈,濃重的朱砂深深印進冊里,“加水。
”狼毫筆擱置下來,磕到筆架上的時候筆尖砸出來一小滴飽滿的艷紅墨水。
頹山拿布巾擦了,又往硯臺里倒了些水,重新磨勻。
“只是丫鬟現(xiàn)在都已經(jīng)在院子里跪著了,即便身契要回來,再罰一遍豈不是有些無理?”柏呈視線跟著狼毫筆轉(zhuǎn)了一圈,又重新挪回來。
祝秉青視線沒從卷冊里離開半分,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罰兩個剛買進來的丫鬟有什么用。
”兩個剛進府的丫鬟能頂什么事兒,后宅里的事情處理起來也講究個釜底抽薪。
況且身契不在手里,怎么罰都是名不正言不順。
柏呈聞言兀自沉思一會兒,心道不論如何,這三少奶奶如今總算也知道擺起主母的架子肅清后宅,三少爺終于也能稍稍省點心。
他這邊剛想著,祝秉青頭也不抬地吩咐道:“近日叫阿冊也留意著牙行,若有合適的,留下來幾個。
”頓了頓,又補充道:“她若要自己出去挑人,你也暫且跟著。
”三房如今不似從前,到底是緊缺人手的。
大房送來的不堪用,那邊三少奶奶白日里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仆婦操心的,出門也得有侍衛(wèi)跟著。
況且祝秉青留宿在露白齋的時候多了,只留阿冊一個近身伺候到底不大方便。
-到傍晚的時候,許革音從大房回來,直接進了片玉齋,到書房外面叫阿冊進去通傳一聲。
里面頹山剛巧推門出來,見到人愣了一愣,才喚了聲“三少奶奶”,她倒已經(jīng)點了點頭,視線越過自己往屋里看過去。
祝秉青聽見響動抬頭,見她巴巴盯著自己,沉默一陣,道:“進來。
”門關起來不知道聊了什么,很快兩個人又并肩走出來。
頹山看著景門前消失的兩道身影,嘴角一抽,罕見同旁邊阿冊搭話:“你知道我剛剛出來干什么的嗎?”頹山也是打小就跟在祝秉青身邊的,迄今已經(jīng)十來年了,后頭又幫著他處理些官場上的雜事,脾性也跟祝秉青似的沉默寡言,平時若非必要,并不愛與人閑聊。
阿冊見他主動起了話頭,很是吃驚,奇了一眼,問道:“做什么的?”頹山偏頭瞧他,一字一句道:“叫你待會兒見到露白齋的人來請,不必通傳,直接回了。
”阿冊一愣,再次轉(zhuǎn)頭看向剛剛二人消失的方向,臉上很是猶疑。
祝秉青很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,向來也是三思而后行,很少有臨時變卦的時候。
只是——祝秉青這會兒跟著許革音還能去哪兒?不就是要留宿露白齋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