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歸元沉吟著說道:“高天君重理念輕出身,素來不拘一格,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,他或許還勾動了更多志同道合者。”
例如,大妖。
大妖不乏嗜血狂亂者,但同樣也有理智卻冷酷殘忍的存在。
昔年上古天宮既敕封過靈獸也敕封過妖獸。
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漢末時,天宮舊屬中同樣有被高天隨收服的大妖。
“人間儒家新學這邊,潞山先生不過問燕趙之變么?”楚昆輕聲問道。
潞山先生嚴傲云,如今的儒林大千世界新學第一人,又有后圣之名。
其人不知身懷腹有乾坤層次的悟性,同時還具有文曲星照層次的根骨,是為觀照蒼生,又稱照蒼生。
儒林大千世界世所公認,嚴傲云與文曲星觀照天地的前圣程合并稱,乃儒家新學之發(fā)端,二人在世之時便已有“程子”、“嚴子”之稱。
前圣程合最先崛起,首先打破舊學原有局面,被譽為后圣的潞山先生嚴傲云緊隨其后。
兩代經(jīng)天緯地的儒家天縱之才集中在短短百年內(nèi)先后現(xiàn)世,終于奠定新學誕生根基。
但之后程合早逝,如今只剩下嚴傲云隱約為儒家新學之盟主與宗師。
程合起于燕趙。
嚴傲云起于淮東。
兩浙、巴蜀舊學世家文脈崩壞后,受程嚴二圣影響,在這些地方也陸續(xù)有新學發(fā)跡。
程合故去,燕趙新學一脈由其弟子學生發(fā)揚光大,但不同人之間觀念差異,漸漸發(fā)出不同聲音,構(gòu)成不同山頭。
面對舊學打壓,嚴傲云雖然也在程合故去后關(guān)照燕趙之地,但因為種種內(nèi)外原因,儒家新學各派之間始終存在分歧。
不論舊學、新學,儒林大千世界中他們面對的敵手,始終不止彼此。
域外天魔來襲頻率不一,時密時疏。
它們固然破壞儒家舊學世家名門根基,令儒家新學有了誕生和發(fā)展的機會,但當它們再次襲來時,儒家新學修士同樣受到威脅。
地界群妖也不例外,雖然分作不同族群,但從整體而言,對整個儒林大千世界來說都是威脅。
此前地界妖族受壓制,難以威脅人間,故而可以說那方大千世界是人族,是儒家修行者占據(jù)主導(dǎo)地位。
但受之后域外天魔侵襲,以及人類修行界儒家新學、舊學之爭的種種影響,地界妖族隨之有了抬頭的趨勢。
“師兄所言,那方大千世界在上古之后曾經(jīng)出了一位儒家圣師,故而有其后各大名門世家文脈林立,根深蒂固的氣象,想來是不差的。”
楚昆推測道:“那依照眼下情形看來,不管是已經(jīng)超脫還是別的什么緣故,這位圣師看來已經(jīng)不在了?”
雷俊:“我有類似猜測,不過當前尚不宜下定論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