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是許元貞不懼近身搏殺,也是建立在其個人超群的眼力、判斷上,并以其他法門相輔,而非肉身強韌程度能直接硬碰,
雷俊本人,則是在此基礎(chǔ)上更進一步登峰造極,青出于藍(lán),更勝過其師元墨白,也超過卓抱節(jié)、楚昆、韓筱菲等人。
哪怕是對手和敵人,高天隨亦稱許雷俊是道家符派肉身命功、身法速度古今第一。
成就后天無極的祖天師重現(xiàn)于世,同境界下也不可能在肉身命功單項上勝過雷俊這個后輩。
除了雷俊個人資質(zhì)根底外,他在修行路上走來,一直注重相關(guān)方面積累。
洞神八重天、九重天期間,他漸漸凌駕于大多數(shù)同境界武道高手之上,追趕那些最頂尖的武道強者。
及至九重天圓滿,借助通玄之橋的結(jié)合,成就雷帝真身,是為雷俊此前在肉身命功上的最高成就,能憑九重天修為,抗衡甚至勝過部分仙境一重的武仙,更湟論其他仙境一重修士。
這一創(chuàng)舉,在雷俊已經(jīng)洞玄登仙后,仍然領(lǐng)袖群倫。
當(dāng)然,少不得他隨著個人修為增進而繼續(xù)不斷改良、完善雷帝真身。
但修為漸高,雷俊也越發(fā)清楚感覺到,自己需要更進一步推陳出新,打破桔,革新自己所知所學(xué)。
沾沾自喜滿足于過去成就,只舍得小修小補,結(jié)果便是漸漸掉隊。
迄今為止,雷俊缺乏跟真正夠分量武道強敵搏殺的經(jīng)驗。
不僅僅是沒遇上過身懷五帝之身層次根骨的武者,也沒遇見過絕世層次悟性的武道強者。
似道門悟性超乎上上,有超群、通明、清靜、自然一樣。
武道在一般而言的中上、上上品級之上,亦有鳴世、驚世、蓋世、絕世層次的頂尖悟性天資。
截止當(dāng)前,雷俊面對面實戰(zhàn)打過交道的對手中,莫說同時身懷絕世悟性和五帝之身根骨,便是單獨有其一者,雷俊也沒有交鋒過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歸藏一戰(zhàn),以及此前儒林大千世界一戰(zhàn),他都跟身懷中央黃帝身的鄭白榆緣鏗一面。
但通過張晚彤等人的描述,雷俊不難大致評估對方的強度。
同時他對自己的肉身命功更加有數(shù)。
臻至洞玄二重境界,他肉身命功仍然強悍,洞玄三重修成先天不滅法軀的高天隨跟他比速度都遠(yuǎn)遠(yuǎn)不如。
但雷俊漸漸開始可以觸摸到雷帝真身的天花板,
小師姐唐曉棠另辟蹊徑燃燒自身太初一,駕馭太上之舟,速度亦開始趕上他的水平。
如果繼續(xù)向上,成功洞玄紫微垣臻至仙境三重境界,在雷俊改良完善下,雷帝真身或許還能有進步,但總體空間卻已經(jīng)不大。
可以預(yù)見,未來也臻至仙境三重的唐曉棠,太上之舟沖刺速度終于得以超越他。
而鄭白榆那樣儒家腹有乾坤悟性,結(jié)合武道五帝之身根骨,再臻至仙境三重修為,文武雙全,
將儒家素王和武道古帝兼于一身,其正面作戰(zhàn)能力尤其是單對單針對一點鑿穿斬首的能力,值得每個人提防。
出于對神通道法的探索拓展,雷俊熱衷于同各路高手切交流,但他不執(zhí)著于一定要跟友人爭個高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