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印一脈的金剛寺。
再加上持戒一脈的懸天寺,便是如今大唐佛門四大圣地。
白蓮宗,則比較特殊。
雷俊身在天師府的一大好處,便是能瀏覽天師府藏書典籍,不出龍虎山便了解很多訊息。
某種程度上來說,白蓮宗的起源,同黃天道有幾分相似之處。
黃天道源自昔年天師府內亂分裂。
白蓮宗最初的源流,同樣源于大唐佛門歷史上一次分裂,故而方有之后現在娑婆入滅,未來白蓮降世之言。
不同之處則在于,黃天道是龍虎山天師府一家分流,其傳承同樣只走道家符箓派一脈路數。
而白蓮宗最初的創(chuàng)建者,出自菩提、懸天、天龍三大佛門圣地。
除歷史最晚、僻居西域的金剛寺外,佛門其他三大圣地都卷入當年那次內訌分裂中。
故而,之后的白蓮宗,同時傳承佛門禪武、持戒和發(fā)愿三脈傳承。
這么多年以來,白蓮宗門下眾弟子,也是各自選擇適合自身的路數修行,三脈傳承的門人皆有。
因為被皇朝和四大圣地一起鎮(zhèn)壓圍剿的緣故,白蓮宗行事越發(fā)隱秘低調。
除了大肆舉事的時期外,很多白蓮弟子都單獨行動,隱藏身份,隱秘行事。
就雷俊看過的相關典籍記載,如果有多名白蓮宗弟子一起行動,三個人的話,多半是一禪武一持戒一發(fā)愿。
眼前這三個白蓮宗弟子,倒是正印證這一點。
三個武道高手一同攻擊,先破琉璃蓮花,然后再攻光明寶瓶。
眼見白蓮宗弟子有機會構建雙重防御,三個武者的攻擊更進一步集中。
無需言語溝通,三人出手自動調整,分出層次。
劍鋒最先點在大放光明的寶瓶上。
經過琉璃蓮花和光明寶瓶兩重防御,劍鋒終于到了強弩之末,去勢慢了。
但仍點得寶瓶一晃。
劍鋒彈開的同時,拳頭立即跟上,正轟擊同一點。
縱使那發(fā)愿白蓮的宏愿大放光明,連續(xù)遭受攻擊,這時寶瓶上終究裂開縫隙。
最后,也是純攻擊最凌厲的長槍,槍鋒繼續(xù)攻擊同一點,悍然洞穿佛光所化巨大寶瓶!
不過,洞穿光明寶瓶的瞬間,迅捷如電的長槍,也略微頓了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