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近年來關于大千世界人間的一些變化,想要同諸位道友通通氣。”聶放坦然道。
因為各地學宮書院的關系,方岳立地成圣后,是少數還在人間走動較多的仙境中人。
在這一點上,對面聶放和牛谷壽與他相似。
學宮開設工院,雙方更有不少交流。
既然聶放提及人間變化,方岳便即明白,主動為對方接過話題:
“聶真君是指人間匠藝工造,日新月異?!?/p>
隨著時間推移,不止玄機觀,連龍虎山、蜀山派與世俗相關的創(chuàng)見都開始增多。
學宮工院起步較晚,發(fā)展卻快。
至如今,人間機械工藝已經出現巨大革新。
昔年自玄機觀草創(chuàng)的水汽機械,先是被一個龍虎山天師府弟子改良,回流之后又被玄機觀弟子進一步改良。
流入民間后,進一步有民間百姓再做不斷調試改變。
最直觀變化,便是效率更高,成本更低。
早年這蒸汽機械用于抽水,造價昂貴而效率偏低。同樣花費如果雇傭人力,效率反而更高。
民間世俗中人,即便不介意擁抱新生事物,亦會因此成本而抗拒。
但隨著之后機械不斷改良,同時民間愈發(fā)重視保護人命導致用工成本反增,到如今,最新的蒸汽機械終于開始有了銷路。
先是小范圍推廣,接著漸漸增多,前期主要用于各大礦場抽水。
這也同礦產發(fā)掘和需求不斷擴大有關。
于修行者而言,類似事或許舉手之勞。
但凡人如果能代勞,何樂而不為?
需求越多,革新自是越快。
隨著時間推移,一切都在不斷發(fā)展。
不過,除了玄機觀等少數地方外,這世間絕大多數修行者,頂天了也就是中三天修士執(zhí)掌宗門產業(yè),方才總覽全局關心一下大概情況,很多時候更多是下三天修士甚或者道童、仆役之類留心便罷。
當前,尚不成氣候。
聶放、牛谷壽雖然是發(fā)端,但正常情況下,他們無需專門同張徽、周樸等人交流此事。
莫說他們本就少理人間事,就算常入人間,當前的機械發(fā)展離他們太過遙遠。
不客氣的說,對世俗中人而言,在場幾位仙家亦可稱“祂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