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北方異族、歸藏小明廷、人間道國、歸墟、南方五代十國人間相通等等外部威脅時,大明修士最大的敵人,仍往往來自本土身后。
某種程度上,在他們本身的觀念里,往往亦視對方為真正的對手。
四方邊患,不過疥癬之疾。
廟堂不正,才是危及社稷。
只是當大明皇朝難得暫時結束內耗形成合力時,當前時間點這仍是毋庸置疑的龐然大物。
不只須彌羯磨部和北方異族難當其鋒芒。
整個須彌金剛界五部,都如臨大敵。
金剛部主伽羅陀身隕,蓮華部主宗伽失陷在外。
好在全力回援的情況下,須彌中仍可能有佛部之主、寶部之主、羯磨部主三大九重天佛門法身圓滿的高手,率領其他佛門上師坐鎮(zhèn)。
但對面大明皇朝此番參戰(zhàn)九重天高手,只多不少。
“首輔陳裕這次確實領袖群倫了?!?/p>
楚昆言道:“除了當朝重臣和道、佛高手外,還有此前已經致仕的內閣老臣重新出山。
按年齡算,老人家們都六百歲以上了吧?”
雷?。骸捌甙僖陨峡峙露加辛??!?/p>
綱常禮制整體系統(tǒng)維持下,令理學修士可以反常地在年事已高情況下,仍保持強大實力。
換了其他修行路數(shù),六百歲以上的上三天修士將不可抑制步入衰弱。
但理學一脈,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階段,他們正當盛年。
所謂致仕,告老還鄉(xiāng),更多是朝堂斗爭失敗后的產物,只有少數(shù)才是當真步入生命最后幾十年階段終于開始真正腐朽。
故而人老心不老者,大有人在。
反倒是理學修行的年輕一代,較之其他修行路數(shù)的修士,顯得平庸甚至孱弱。
而在大明皇朝,能入內閣者,至少是九重天修為。
入閣者,方能擔負社稷,臻至九重天圓滿境界。
所謂告老還鄉(xiāng),只要是安穩(wěn)落地,并不會剝奪他們過往修為。
是以大明朝等著重新出山的老人家們,一個二個都不容小視。
雖然,以壽數(shù)論,他們已無多少時日。
“那他們還這么拼命?”楚昆嘆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