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我輩修行者心境上的考驗,時刻都在,有時候你未必能一直感受到礙難,但礙難隨時可能出現(xiàn)在你面前,出現(xiàn)在你心間?!?/p>
安不錚坦然:“師父教誨,弟子時刻謹(jǐn)記在心。
雖然兩儀、森羅、造化等仙體都指向太極道體,但弟子不會對辛師叔、池師弟亦或者真武觀木真君生出旁的心思。
莫說大家所需機緣可能各不相同,縱使有相同需求,屆時各憑緣法便是。
不敢有瞞恩師,弟子不至于自己有機會的情況下高風(fēng)亮節(jié)相讓,但如果是辛師叔、池師弟他們得到了,弟子只會恭賀他們。”
安不錚迎著卓抱節(jié)的視線,目光澄澈,語氣平和:
“弟子不諱言,所有人中,池師弟特殊一點,但也只是一點,贏就是贏,輸就是輸,弟子想贏,非常想,比面對其他人時都更想贏,可弟子也輸?shù)闷?。?/p>
“很好?!?/p>
卓抱節(jié)先是贊許地點點頭,然后繼續(xù)說道:
“辛師弟和虛海師侄與我們是同門,真武觀木真君同樣是相熟的同道,那么,除此之外其他人呢?
原先就是敵人仇寇者自不必多說,除去便是,除敵為要,收獲成就太極道體的機緣不過是順帶的。
而如果是不相干之人,無恩亦無怨,既沒有仇恨也沒有交情,快你一步捷足先登得到你成就太極道體的機緣之一,你準(zhǔn)備怎么做?”
“弟子會嘗試與之溝通,希望能達(dá)成雙方都滿意的交易?!卑膊诲P首先言道。
不過他聽得出卓抱節(jié)所言,顯然是指對方和他針對太極道體形成競爭關(guān)系。
雖說自家?guī)熥娈?dāng)前乃是玄門都掌教,當(dāng)世道家領(lǐng)袖群倫的巨擘,但類似事難講。
鄭白榆便是以儒家修行者的根底,占了武道的五帝身之一。
武者中亦有沈去病那樣特殊的存在,身懷道門太霆仙體并有了大成就。
還有后漢王周樸作為武者身懷儒家神來之筆·感天懷地根骨,等等。
這些人同龍虎山天師府或為敵或為友,但不排斥將來有類似路人,也有機緣成就太極道體,同安不錚等人形成競爭。
“師父……”
安不錚略微沉吟,沒有第一時間回答。
但并非心中猶豫掙扎。
他坦然答道:“我輩修行者,應(yīng)緣而動,順天而行,別人捷足先登,即說明我輩緣法不應(yīng)在太極道體,弟子自問可以承受如此結(jié)果。
不是因為現(xiàn)在事未發(fā)生弟子才有底氣這么說,當(dāng)真事到臨頭,弟子同樣能坦然接受。
只是……”
安不錚話說到這里終于頓了頓:“以后,很久以后的將來,如果有朝一日因為未能成就太極道體而錯失別的什么,弟子仍可平靜處之,但再往后,隨著時間推移,弟子……也不知道會否后悔,可能要真到了那時候才能肯定自己的心情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