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小國之間戰(zhàn)亂不斷。
“還真是?!?/p>
之所以對這個小國感興趣,是因為之前在瓶山時,要不是陳玉樓勸阻,他們師兄妹三人就差點去了夜郎王墓。
至于剩下那一戰(zhàn),則是屠殺遮龍山夷人。
繪卷中記載,和他們之前的猜測相差無幾。
鷓鴣哨吐了口濁氣,便不再多看,招呼了花靈一聲,兩人從碑林中穿過,很快就到了殿堂正中所在。
借著幾盞風燈。
只見身前矗立著一口極為驚人的青銅古鼎。
足有近丈多高。
上有鼎蓋,下有六足,兩側(cè)則是鑄著獸耳銅環(huán)。
銅環(huán)上還留著明顯的劃動痕跡。
似乎是繩索,從山下或者山頂?shù)鯄嫲徇\過來。
很難想象,幾千年前那些夷人是如何做到這一切。
不過……
鷓鴣哨這些年走南闖北。
過長江時,曾在西陵的兵書寶劍峽見過懸棺。
當時他們在船板上,抬頭仰望,數(shù)十丈高的懸崖峭壁上,橫著一具又一具的棺槨,最早甚至能夠追溯到先秦時代。
聽船家說,不僅僅西陵,巫山、巴霧、風箱各地皆有。
一開始他極為不解。
古代葬法極多,水葬、船葬、洞葬,他都見過,但懸壁而葬是頭一次不說,棺材是怎么擱置上去他更是一頭霧水。
后來還是聽船家說。
懸棺乃是巴人的一種獨特風俗。
在山頂借助懸索機關(guān),緩緩放下,碶入洞內(nèi)方成。
如今看來,這口銅鼎以及殿內(nèi)梁木、石碑、銅人,或許都是類似的方式運來。
至于銅鼎六足,卻是六頭半跪的麒麟異獸。
渾身虬結(jié),遍覆鱗片,仰天嘶吼,看上去栩栩如生,給人一種蒼勁厚重之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