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再不遲疑,從魚骨廟出發(fā),一路直奔古藍縣外碼頭,與前幾日來時不同,遼闊的水面上,多出了不少船。
明顯是趁著天氣好。
打漁、擺渡以及運貨。
在碼頭上找人打聽了下,聽聞他們想要包船去往下游的楊縣,一時間,竟是引來不小的轟動。
雖然都臨河而居。
但古藍縣與楊縣之間的差距大的過分。
從十多年前,鐵頭龍王死在張家灣開始,冥冥中,命數(shù)似乎就不行了。
外地的商船都寧可多跑百十里路,去楊縣那邊入港過夜,都不想留下,生怕觸了河龍王的霉頭,沾染了晦氣。
原本靠水吃水的商戶,沒了生意,一落千丈。
甚至淪落到賣船的下場。
如今終于有了生意。
還是開口就要包船的大戶。
一幫船家差點都要大打出手。
最后還是陳玉樓親自點了一艘大船,畢竟他們此行,還有五匹馬跟隨,一般船只根本容納不下。
在船上簡單吃了東西。
逐水而居的船家,對于河鮮,永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烹飪手段。
不需要多好的廚藝,技巧,更不需要太多調(diào)料。
水煮加鹽。
最多再放點辣子。
熱油一潑,激發(fā)出香味。
比以往在酒樓里吃過的都要鮮美。
本來還想謝絕船家好意的一行人,看著鐵鍋里濃郁的湯汁,空氣里彌漫著的香味,一時間腳都有些抬不開。
圍著鐵鍋坐下。
再就著船家自己釀的酒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