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大姚的士氣還是如歷史一樣跌到谷底,可變成逃兵的九萬人反而存活下來了。
而且九萬人都是逃兵,大姚也不可能自己把那么多人殺掉。又不能放任九萬人在大姚境內(nèi)成為無主之流兵,朝廷要回來又無人能指揮,更何況九萬人的伙食都是一筆很大開銷。朝廷根本不可能擔(dān)負那么大一筆錢,所以九萬人的歸宿就一個燙手山芋,這個踢一皮球那個踢一皮球。
變成誰都不管流浪孤兒!
周凡想到九萬人往內(nèi)地逃竄快七天了。
再拖下去糧草必盡,到時候各地治安也會成為隱患。
最重要的是他所熟悉的兄弟們馬上就要餓肚子,朝廷卻對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,就好像當他們戰(zhàn)死了。
這種明明活著還不如死了的憋屈,讓周凡一個漢子,沒忍住,在南青面前淚水決堤,哭得那個驚天動地。
整個書房都是周凡的哭聲。那叫一個凄厲婉轉(zhuǎn),遭受天大冤屈的腔調(diào),實在令人同情。
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南青打哭的。
南青黑著臉,面對著腳下哭得鼻涕泡都掛出來的男兒,她扶額道:“好了,別哭了?!?/p>
“本王不問便是了?!?/p>
反正都是她自己人透露出去的。無意間反而陰差陽錯救了很多無辜的人。
盡管在歷史上九萬人只是一個數(shù)字,但在現(xiàn)實中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。
周凡擦著淚水鼻涕,一哭就停不下來。
他也覺得自己很丟臉,堂堂男兒流血不流淚,居然在雁南王面前哭得像個委屈的孩子。
事實上駐軍當逃兵確實是蒙受了冤屈。
它讓大姚朝廷被架起來在風(fēng)頭浪尖,使得流言蜚語,損了國威,還打擊了國家士氣。
本質(zhì)上還是大姚國力衰退太快,誰都沒想到好好的大姚已經(jīng)變得連大梁一個拳頭都遭不住的地步。所以這口黑鍋,老皇帝不背,要推給兒子。
燕太子委屈,但也不想背這個罵名,又不想丟掉九萬人,變得猶豫不決,才導(dǎo)致手下的人見風(fēng)使舵,逼著九萬人背負所有口誅筆伐的罪行。
南青知道周凡的難處,內(nèi)心計算一番,才開口道:“本王可以幫你?!?/p>
“但你別期望過多?!?/p>
此話一出。
周凡迅速抬頭,鼻涕甩在臉上,隨后瞳孔放光,面色肉眼可見充滿驚喜。
“多謝王爺!多謝王爺!罪將替九萬將士感謝您的仗義相助?!?/p>
“您的大恩大德落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,日后九萬邊軍為您定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