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是不是說錯話?其實(shí)她真覺得內(nèi)部有人為公為私都在參與討論案件,還無辜的人一個公道。
而且互相制衡不會因?yàn)橛腥酸咚骄推蛄硪环健?/p>
廣懷郡主眼底閃過一抹精光,她突然提問:“依太子殿下之見,本案該如何才能讓所有人滿意?”
南青毫不猶豫道:“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的。正如我手中的水,喝不喝完,不是在我肚子里就是在碗里?!?/p>
這貌似廢話中廢話,讓廣懷郡主卻開始上心。
“賢侄,這是何意?”
南青心想既然人家都問了,那她就參與進(jìn)去:“很簡單,案件誰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,早有結(jié)果,無非是處罰輕重的問題,和后續(xù)影響的問題。”
“可姑姑需知釀成悲劇的主要矛盾是缺水。”
“此次事件引起公憤反而是長期缺水,導(dǎo)致民眾日的怨氣積月累,直到現(xiàn)在才爆發(fā)。”
話音剛落,就有人冷哼:“說了跟沒說一樣。誰不知道缺水!”
廣懷郡主斜了那人一眼,那人就低下頭不敢再冒犯。
“太子殿下,依你之見,以后鎮(zhèn)北王府的水由誰來供應(yīng)?”廣懷郡主突然拋出這么一個問題。
讓南青忍不住抬頭對視她一眼,看來,廣懷郡主想把麻煩交給她這個荒北之主。
她自然站起身毫不猶豫表態(tài)道:“我如今為雁南王,整個荒北民生自然是我的責(zé)任?!?/p>
“包括水嗎?”廣懷郡主試探道。
此行才是她真正的目的。
一般人聽到對方推諉麻煩,都會站起來當(dāng)場拆穿,不掉進(jìn)陷阱給自己找罪受。
水是地理問題,不是她管理的問題。
明顯是要把無水之禍推到她身上。
雖說在其位謀其政,但她不是傻子。在沒有現(xiàn)場勘察水源地之前,回答這個問題就是落人把柄。
不過南青不會對問題視而不見,她開門見山道:“不妨明日派幾個水工與本王一起勘察地形?”
“說不定發(fā)動廣大群眾能解決辦法?!?/p>
在場的人不免冷笑,開始議論紛紛:“岐南太守三年都未能想出開采的辦法。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