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內(nèi)閣里中書舍人私下都說——李公謀略高超,
劉公辦事果斷,
謝公談吐尤健,
現(xiàn)在看來完全不假。
你問江蕓蕓怎么知道中書舍人私下說的話,那可不是因為她每日都從家里掏點樂山自己做的咸菜,
小魚干,每天吃飯就溜溜達達跑過去和中書舍人們一起吃,然后大方獻出自己帶來的好吃的,
再加上一張本就格外討人喜歡的小臉,沒幾天的時間,
誰家的貓要生了她都知道了。
今天沒出門吃飯是因為前頭的劉健明顯心情不好,
江蕓蕓不好太過直接出門社交,
只能含恨自己吃飯了。
她腦袋埋得低低的,手里忙著處理那些彈劾自己的折子。
——胡攪蠻纏的直接扔了。
——莫名其妙的直接扔了。
——胡說八道的直接扔了。
——稍微有點道理的,摘錄下問題來。
——確實有點道理的,仔細研讀,再摘錄下來。
——談?wù)摰狞c是她沒想到的,很有道理的,放在左手邊,仔細研讀。
這是江蕓蕓在跟著中書舍人吃飯的是學到的辦法,林子大了之什么鳥都有,不好的都直接扔了,總有人喜歡給內(nèi)閣添麻煩,有點道理的隨便看看,非常有道理的仔細看看。
不過交談的過程中,江蕓蕓終于明白自己為什么能惹起這么大的聲浪了。
其實按道理尋常官員碰到這么大規(guī)模的彈劾,按常規(guī)是需要你第一時間要上折子自辯,然后再上折子表明自己有負皇恩,所以選擇辭官,第二步,折子到了陛下那邊,陛下再三挽留,表示信任,第三步,你再上訴辭官,陛下接著挽留,兩三次之后,你就在家休息幾天,最后等陛下下旨把你叫回來。
江蕓蕓尷尬地摸了摸腦袋,她只做到了第一步上疏自辯,后面的都沒干,甚至還興沖沖去通政司上班了。
倒不是她貪戀權(quán)勢,實在是沒人告訴她要走這個流程啊。
小狀元江蕓出身商賈,父母都不懂這些,族親兄弟也不親厚,倒霉孩子在京城做官沒幾天就被打發(fā)去瓊州了,好不容易回來了,也沒待幾天又滾去蘭州了,回來后沒多久又去徽州了,別看做官時間很久了,但在京城的日子可實在不多,家中也沒個長輩教導(dǎo),她完全不懂這個虛偽客套的流程。
怪不得罵她的人越來越多,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在貪戀權(quán)勢,是個大壞人。
江蕓蕓心事重重地咬了一口大饅頭,然后把手中的廢話折子扔到一邊去。
老生常談批評她的,她是一概不聽的。
另辟蹊徑罵她的,她也是不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