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發(fā)!”兩小孩立馬大聲響應(yīng)著。
三人三狗外帶樂山樂水,包裹一背,興沖沖離開了。
“就這么放他們出門?”張道長憂心忡忡,“我怎么有點不放心啊?!?/p>
“還有錦衣衛(wèi)跟著呢,不礙事?!敝荏湘?zhèn)定說道,“年前都沒出過門,也該出門散散心了?!?/p>
張道長點頭,隨后焦慮說道:“那我出門算卦去了,小孩子真花錢啊?!?/p>
觀音山每年六月十九日有香會,有“
“是我有什么東西落這里了?”
江蕓蕓是認(rèn)得這個人的,
觀音寺的方丈,這么多年過去了,方丈更老了,須發(fā)皆白,
面容卻越發(fā)溫和慈悲。
老和尚注視著在眾多香客中依舊鶴立雞群的江蕓,
緩緩搖頭:“不是您的東西,
是黎施主曾在我這里留下一樣?xùn)|西?!?/p>
江蕓蕓瞬間僵站在原處。
黎?
老師還是楠枝?
不,
不會是楠枝?
這樣含蓄的,無法對人言及的沉默不是他的作風(fēng)。
“黎老夫人病逝那年,
老衲曾帶僧侶前去黎府做法事,
歸寺后的某一日午后,許是這個時間,黎老先生獨自一人爬山,
為他的發(fā)妻捐了一盞照亮七七四十九天的長明燈,
后又為施主點了一盞風(fēng)燈?!?/p>
“風(fēng)燈?為我點的?”她不可置信說道。
“老先生要求點滿十年后,
若是您還及時來還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