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就沒看出你是個惹事精呢。”
江蕓蕓有些不高興,踏出下檻:“我才不是,我只是履行我一個新科進士的職責而已?!?/p>
謝來打量著過分年輕的小狀元,
也沒說話,
只是抬了抬下巴:“走吧,
這次就不拷你了?!?/p>
江蕓蕓笑瞇瞇下了臺階,
錦衣衛(wèi)的動靜太大了,
不少人都躲在門縫里探頭探腦看著,
窸窸窣窣聲不斷,只眾人都到走到巷子口時,
黎循傳和顧幺兒正被人攔著不準進入。
黎循傳平靜地看著她,在斗雞賦出來的那一天他就知道有這么一天了。
江蕓還是這么大膽,哪怕她已經(jīng)學會了迂回,
但還是橫沖直撞的迂回,一點也不避諱。
這片斗雞賦只要有點政治敏銳的人,
都能看出它到底再寫什么。
他寫的是兩雞相斗,
但內(nèi)涵得卻是兄弟相殘。
他說所有明朝宗室都是圍困在院子里的,
他們被大臣們包圍,整個大明都在供養(yǎng)這些人,權欲心逐漸膨脹的陛下與其擔心門壞了,墻塌了,不如擔心院子里的人在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,會不會舉起刀來。
江蕓說的自然是有道理的,而且非常有前車之鑒。
撇開唐朝兄友弟恭的種種案例,本朝也不是沒有先例。
陛下顯然也看懂了,他甚至看得太懂了,所以才讓錦衣衛(wèi)來。
江蕓蕓甚至還有心情對著黎循傳笑著點了點頭。
黎循傳神色復雜地看著她,他有一瞬間的覺得羞愧。
那個年紀比他小,比他瘦弱的人明明經(jīng)歷了這么多事情,但怎么就還是這么勇敢。
那天晚上,這個躺在躺椅上搖搖晃晃的小少年慢條斯理,漫不經(jīng)心地說道——“這扇門小了,所以要換個大的?!?/p>
那個時候黎循傳心里就明白,江蕓也是看不上這個內(nèi)閣的,所以他既沒有走午門跪諫的那條內(nèi)閣安排的路,也沒有走明哲保身的師兄給的路。
他就像當年貿(mào)然又大膽地站在黎家大門前一樣,橫沖直撞的野蠻,但又隱隱試探的謹慎。
在他眼里,既然破局,那我就大膽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