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叔再一次離開蘭州城是為了做兩件事情。
一個是去京城帶三份信,
其中兩封是給自家公子和祝公子的,還帶了三十車蘭州的特產(chǎn)回來,給熟悉的人都發(fā)了一點后其余都放在自家店里買了,聽說之前欽差隊伍回來時還不小心夸了夸蘭州物產(chǎn)豐富,
東西好吃等等,
所以這一批貨賣得很不錯,
反響也好。
另外一封是給二條胡同的談家,
說要給一個名叫談允賢的女大夫,江蕓還特意準(zhǔn)備了一些蘭州的繡品。
談允賢讀完信,
摸著桌子上的那些精美的繡品,
半晌沒說話。
“我還要去瓊州一趟,回頭會重新經(jīng)過北京。”徐叔體貼說道,“江同知說此事絕不勉強,
可以考慮到,
等我從瓊州回來時?!?/p>
談允賢反扣下信封,
起身說道:“如此就麻煩你了?!?/p>
徐叔走后沒多久,
談允賢坐了回去,
沉默片刻后又重新拿起那些繡品,
那些繡品水平參差不齊,繡得好的,
圖案儼然栩栩如生,也有一般的,但看著密集的陣腳也能看出繡花人的努力。
她驀地嘆了一口氣。
江蕓的事情就連她也有所聽聞,
耳邊永遠(yuǎn)都有他的消息。
當(dāng)年那個害怕看醫(yī)生的小少年,笑起來時還帶著一絲稚氣,
一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,
乖巧聽話,
現(xiàn)在這么多年過去了,少年成了青年,當(dāng)真成了書中所說的——‘少年負(fù)壯氣,奮烈自有時’的模樣。
傍晚,家人都回家時,談允賢掏出那封信,認(rèn)真說道:“我有個事情要宣布?!?/p>
徐叔在京城交代事情,又帶了一批貨物準(zhǔn)備南下去瓊州做生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