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明星科技這節(jié)奏,快得飛起。
不知不覺,蘇念都入職三個月了。
那“ai智能育兒伴侶”項目,在她手上,幾個硬骨頭都啃下來了,產(chǎn)品看著也像那么回事了。
可新麻煩,說來就來。
最近一次項目會上,團隊卡在了一個點上——怎么讓ai精準識別六到十二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發(fā)展,并設計出既安全又好玩的互動玩具。
這塊骨頭,硬得很。
項目組長李牧,還有那個算法工程師趙磊,資料翻爛了,方案試了好幾個,就是不靈。
會議室里,大伙兒討論了好幾天,個個愁眉苦臉,沒個準主意。
蘇念看著這幫人蔫頭耷腦的樣子,腦子里突然跳出一個人——周明軒醫(yī)生。
她記得清楚,周醫(yī)生不光胎兒醫(yī)學牛,對小寶寶的生長發(fā)育、早期智力開發(fā),也是一套一套的,見解獨到。
與其在這兒瞎琢磨,不如問問行家。
散了會,蘇念回到工位,直接給周明軒發(fā)了條信息,三兩句把項目卡殼的地方說了。
沒想到,周明軒很快就回復了。
專業(yè)又細致,不僅把蘇念問的幾個嬰幼兒精細動作發(fā)展的關鍵點說透。
還指出市面上那些智能玩具設計上的常見毛病。
更讓蘇念驚喜的是,周明軒主動說,能給她幾份國際上最新的關于嬰幼兒認知發(fā)展和玩具交互設計的研究報告。
末了,還附了兩個這方面大牛專家的聯(lián)系方式,建議蘇念可以跟他們聊聊。
這份從天而降的“專業(yè)大禮包”,讓蘇念對周明軒的本事和熱心腸,又高看一眼。
周明軒推薦的專家里,有個叫王翰章的,是兒童發(fā)展心理學的老教授。
巧的是,這位王教授,正被啟明星的死對頭——一家叫“晨曦智能”的公司,高薪聘為特邀顧問。
蘇念看到這兒,心里稍微咯噔了一下。
但周明軒緊跟著又發(fā)來一條:“學術交流嘛,不分公司,也不影響商業(yè)競爭。王教授人很開明,喜歡幫襯年輕人。你要是需要,我?guī)湍愦顐€線,私下里在線聊聊,只談學術,不碰商業(yè)機密?!?/p>
這份坦蕩和周全,讓蘇念徹底沒了顧慮。
同一時間,啟明星隔壁那棟樓,陸氏集團濱江創(chuàng)新孵化中心的頂層辦公室。
陸承宇聽著張謙匯報蘇念的每日動態(tài)。
當聽到蘇念跟那個周明軒醫(yī)生,為了什么“嬰幼兒精細動作”,聊了足足半小時。
周明軒還“熱情主動”提供“多方位的專業(yè)支持與寶貴資源”,陸承宇手里的鋼筆差點沒被他捏斷。
又是周明軒!
那股子酸味兒,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。
“行了,出去?!?/p>
陸承宇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沒啥波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