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實際上安夫人成婚后連生四女,兒子是一個都沒,因為這事婆母沒少給她氣受,動不動立規(guī)矩都是常有的,她在安父、在安老夫人面前一向抬不起頭來。
其實安父也不是沒兒子,人家庶子就有四個。
只是作為正室夫人,生不出嫡子來總覺得自己說話不硬氣,抬不起頭。
再過個一二十年,她后半生沒有兒子傍身,晚年還不定如何。
宋夫人有些魔怔,一心只惦記生兒子,求神拜佛、看病吃藥各種方式都用過。
直到安時萋這個最小的女兒已經(jīng)五歲時,安夫人才如愿得了一子。
沒兒子之前,安夫人一大半時間都用在侍奉丈夫和婆母上,剩余些空閑不是調(diào)理身體就是在佛堂禮佛求子。
等生了兒子,那眼里心里就更沒有這幾個姑娘了。
四個女兒全交給奶娘和丫鬟帶,且因安家不算有錢,安父只是個京城小官,連油水都很少。
安夫人娘家說是書香世家,名聲好聽陪嫁也不怎么豐厚。又舍不得花給女兒們,所以安時萋姐妹幾個日子過得比家里的庶出子女寒酸。
幾個庶兄庶妹的生母江姨娘出身商戶,在這個時代說出去是上不了臺面,但人家是實實在在的不缺錢。
也可以說安父的銀錢多半也是靠江姨娘娘家。
正房的幾個孩子自然是花不著姨娘的銀子,又爹不疼娘不愛的,小些時候每月連府里發(fā)的月錢都會被安夫人扣下,成了十二三歲的大姑娘后才能每月領(lǐng)到一錢的銀子。
不止如此,女兒們的衣服首飾方面,也是能省就省,不能省也會挑選些價格稍低的。
安時萋進宮時,安夫人沒少說讓她幫襯家里,幫襯弟弟的話。
這一年多來,安夫人趁著安時萋得寵,借著女兒是麗妃的名頭收了不少好處。
每次進宮還要帶走些皇上賞賜給安時萋的。
安夫人一路跟在宮人身后,小心翼翼的低著頭。
前幾天觀雪被人送到府里。
嚇的安家人不輕,提心吊膽了好些日子。
主要是擔(dān)心麗妃若是失了寵,亦或者更嚴重些受了處置。
安家也要被牽連。
直到這幾日看沒有不好的消息傳出來,安家才催促安夫人試探著遞了帖子想進宮問問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