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若惜往他懷里蹭了蹭,低低應了一聲。窗外,夜色深沉,偶爾傳來幾聲蟲鳴。整個屋子都沉浸在靜謐之中,只有均勻的呼吸聲。
婚后首次在京市過年
陸霆驍和姜若惜帶著三個萌娃歸來后,陸家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力,每一天都被歡聲笑語填得滿滿當當。
今年,更是格外不同尋常,陸家的大哥陸靖驍在忙碌的工作中難得請到假,千里迢迢趕回來和家人團聚,共赴一場溫暖的新年之約。大姐陸知許也不用在醫(yī)院值班,終于能放下工作的重擔,安心地回歸家庭。這下,陸家的所有人都能齊聚一堂,過一個熱熱鬧鬧、完完整整的團圓年。
過年前的那幾日,陸霆驍和姜若惜仿佛化身為“年貨大采購達人”,每日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集市與商場之間。
他們精心挑選著每一樣過年要用的東西,從寓意吉祥的春聯(lián)、色彩鮮艷的福字,到各式各樣的美味零食、新鮮食材,無一遺漏,每一件物品,都承載著他們對新年的美好期許。
而三個小家伙,則成了陸爺爺和陸奶奶的心肝寶貝。每天,老兩口都會帶著他們在大院里悠閑地遛彎兒,明眼人都看得出來,說是遛彎兒,實則是陸爺爺和陸奶奶在滿心歡喜地炫耀自家可愛又乖巧的重孫子、重孫女。
每次出門,老兩口臉上都洋溢著藏不住的自豪笑容,逢人便夸自家孫輩的趣事,聽得旁人羨慕不已。
臨近過年的前一天,天邊剛泛起魚肚白,陸大哥陸靖驍就風塵仆仆地趕回來了。他一路奔波,卻顧不上疲憊,一進家門,目光就被在客廳里玩耍的三個寶寶吸引住了。
他的眼中滿是疼愛,來不及放下行李,便迫不及待地從兜里掏出三個鼓鼓囊囊的大紅包。三個寶寶先是愣了一下,小腦袋瓜一轉,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看爸爸媽媽,在得到爸爸媽媽點頭默許后,才伸出小手,小心翼翼地接過陸大哥遞過來的紅包,隨后奶聲奶氣、異口同聲地說道:“謝謝大伯!”那乖巧的模樣,讓陸靖驍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們的頭。
這時,大姐陸知許也從廚房走了出來,手里還拿著剛剛搟好的面條,笑著說:“大哥,你可算回來了,就等你啦,趕緊洗手吃飯,上車餃子,下車面!”
陸家大姐陸知許滿心歡喜,為了迎接大哥回家,特意早早地系上圍裙,親手搟起了面條。面粉在她手中翻飛,不一會兒,就變成了粗細均勻、勁道十足的面條。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前,歡聲笑語,其樂融融。
吃飯間,陸家大哥和陸家大姐你一言我一語,不住地夸贊著陸霆驍家的三個寶寶可愛懂事又聽話。三個小家伙被夸得臉蛋紅撲撲的,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,那模樣愈發(fā)惹人憐愛。誰能想到,這幾句夸贊竟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陸母的“話匣子”。
陸母停下手中的筷子,目光在大兒子和大女兒身上來回掃視,臉上帶著幾分無奈與急切,說道:“你們倆呀,光顧著夸孩子,自己的終身大事呢?都老大不小了,到現(xiàn)在還單著,你們倆什么時候能給我找個兒媳婦、找個女婿回來呢?”
陸大哥和陸大姐聞言,先是一愣,隨后心有靈犀地相視一眼,心里不約而同地叫苦:完了,嘴怎么就管不住,沒事夸什么孩子呀,這下戰(zhàn)火直接燒到自己身上來了。
雖然心里暗自懊惱,但嘴上可不能這么說。陸大哥清了清嗓子,試圖用道理說服母親:“媽,您說給您找兒媳婦,這事兒可急不得,我總不能隨便找個攪家精回來吧?怎么也得找個志同道合的,以后日子才能過得舒心,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?”
陸母聽了,覺得大兒子這話確實在理,一時竟找不到反駁的話。可這滿心的催婚勁兒沒處發(fā)泄,她的目光又落在了女兒身上。
“你呢?你又是怎么回事?怎么也不抓緊找對象?”陸母問道。陸大姐尷尬地笑了笑,臉上閃過一絲不自在,撓撓頭說道:“嘿嘿,媽,我這不是一直沒碰上合適的嘛,您也知道,這緣分的事兒,強求不來!”
“你說你們倆啊,這個不合適,那個不合適,到底要找什么樣的?老大,你難不成還真要找個天仙回來???”陸母的語氣里帶著幾分嗔怪,又有些恨鐵不成鋼。
陸大哥卻像是抓住了調侃的機會,半開玩笑地回應道:“媽,說不準呢!萬一我真給您找個天仙兒媳婦兒,您到時候可別被驚艷到!”
這話一出,引得眾人哄堂大笑,陸母又好氣又好笑,被堵得一時語塞,只能無奈地擺擺手:“行,我就等著你們倆,一個給我找天仙兒媳婦,一個給我找天仙女婿,你們倆啊,真是讓我操碎了心,本以為你小弟不好找對象,現(xiàn)在人家孩子都有了,就剩你倆了,我不催你倆催誰?”陸母佯裝生氣,臉上的表情卻藏不住對子女的關心與期待。
聽到陸母這話,兄妹二人暗自松了一口氣,心中不約而同地感嘆:這就是他們不樂意回家的原因啊,每次回來,催婚總是必不可少的“重頭戲”。以前是催他們三兄妹,小弟結婚后,這火力就全集中到他們兩個身上了。
這時,一直默默吃飯的陸霆驍放下碗筷,笑著打圓場:“媽,您就別太操心了。大哥和大姐心里有數(shù),他們的緣分說不定就在不遠處呢,咱們先吃飯,這面條再不吃可就坨了!”
陸母這才將注意力轉回餐桌上,嘴里念叨著:“行,先吃飯,這事兒以后再說!”然而,一家人都知道,陸母的“催婚大業(yè)”,肯定不會就此打住。
飯后,一家人坐在客廳里看電視,陸母看似認真地盯著電視屏幕,可眼神卻時不時地飄向大兒子和大女兒,心里琢磨著下次該怎么勸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