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宛太悲憤了。這個老康,只要孩子有一丁點兒的閃光點,那也一定是像了他的。但凡有一點點的不好,就都是她這個做額娘的錯。哪有這樣的道理?再說老康平日里寵十四也未見得就比她少,怎么這孩子文才好就是隨了他的,武藝差性子軟就是自己的錯了?
算了,懶得跟他爭(再說也爭不過不是?)
“好了,明天就要走了,今天你們幾個去跟蘇麻喇姑還有十二阿哥道個別。還有,問問蘇麻喇姑最近身體怎么樣,順便把本宮最近抄的那本經(jīng)書送去給蘇麻喇姑吧。”康熙對蘇麻實在是極好了,因為孝莊太皇太后去了以后,蘇麻生無可戀,竟把年幼的十二阿哥送去給她撫養(yǎng)。四、六兩個阿哥自幼也是和蘇麻親近的,每次遠行前都必會前去道個別。
不過,康熙走了,并不代表她就可以休息了。
比如哈宜呼,她的長女,已經(jīng)是個十七八的大姑娘了。現(xiàn)在選婿就是擺在她面前的頭等大事。
她是個深宮婦人,哪里知道什么好的人選,只得托了父母在外面看看。結果一看他們送上來的外孫女婿候選人的單子,真真嚇了一大跳,清一色的公侯子弟。
雖然能夠理解他們對哈宜呼的關心,但德宛其實并不打算給女兒找一個太過高貴的人家。雖然哈宜呼是皇帝寵愛的公主,但在姐姐們一個個不得不遠嫁蒙古的時候,她卻舒舒服服嫁在京城里,已經(jīng)夠讓人嫉妒了,要是再找一個不是當公就是做侯的,還不得讓人用眼錐子給錐出滿身的洞呀。況且在她看來,找個差不多的,不必過高,當然也絕對不能低了,只有性子好,能夠?qū)ε畠汉茫攀亲钪匾摹?/p>
還有薩伊堪,也只比哈宜呼小一歲,也得開始準備了。不過薩伊堪的事情還得和太后商量著辦,畢竟薩伊堪是養(yǎng)在太后身邊的。
結果這話頭跟太后一露,老太太原本挺好的心情立時就陰了。薩伊堪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跟在老太太身邊了,一呆就是十多年,小丫頭安靜乖巧又孝順,幾乎快要成了太后生活中的一部分?,F(xiàn)在突然告訴她薩伊堪長大了,該要準備出嫁了,便突然間受不了了。
太后一生都沒有親生子女,康熙跟她也沒有特別的情誼,雖然身份尊貴卻難免寂寞。自從有了五阿哥和薩伊堪陪著,才覺得日子好過了許多。然而現(xiàn)在五阿哥在外開了府,不能常在太后膝下承歡,太后的生活中就幾乎只剩下了薩伊堪一個,乍然聽說薩伊堪也大了,就快要留不住了,心里那叫一個舍不得。更何況,太后之前還聽皇帝說起過翁牛特部的倉津是個好的,那時沒多想,然而現(xiàn)在想想,薩伊堪似乎是跟倉津差不多年紀的,哪里還冷靜得了,恨不能現(xiàn)在就把薩伊堪藏得深深的,誰也找不著。
于是,老太太一晚上輾轉(zhuǎn)反側,老淚縱橫。
結果,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,第二天一早,就說自己身體不大舒坦,要去泡湯泉去了。
說實在的,她說這些話,還不就是為了帶著薩伊堪逃開。
太后年紀大了,俗話說“老小孩兒”,太后就已經(jīng)在這種狀態(tài)之中了。小孩子有時候會選擇自欺欺人,太后也一樣,把自己躲在了烏龜殼里,以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。其實她也不能帶著薩伊堪跑到天涯海角一輩子不回來,可她就是扭不過這個勁兒來。固執(zhí)地相信把薩伊堪帶走了,離得遠遠兒的,就沒人能搶走了。
德宛猜出了她的想法,也頓時覺得難受起來了。眼睜睜看著別的妃嬪們哭天抹淚兒勸著太后回心轉(zhuǎn)意,她卻半個字都吐不出來。她不知道該說什么,她甚至覺得現(xiàn)在敲開老太太躲著的烏龜殼,是不是太殘忍了。
況且老人總是有些拗脾氣的,硬要阻止她做的,她就偏要做,尤其這種時候,攔她的人只怕都要被她當敵人了。倒不如放手不管,也許過一段時間,人家反倒自己先想通了呢。
不過,后宮諸位妃子也不是簡單就能說通的,既然病了,就先看太醫(yī)才是正理兒呀,于是傳了一撥又一撥的太醫(yī)來給老太太瞧病。太醫(yī)們能說什么,難道要說太后她老人家根本沒病嗎?那還不如自己動手把自個兒腦袋摘下來得了。沒奈何,只能含含糊糊說了些思慮過多,火氣過大的癥候來,太后的身子自然也就不大可能在他們的手下變得健康起來。
太后的脾氣終究是誰也拗不過的,就連太子都沒能把她留住。老太太還是帶了薩伊堪匆匆忙忙的走了。太子沒辦法,只得匆匆寫了一封信叫人快馬加鞭送到御前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