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云澈剛才從家里過來之前,就已經(jīng)把另外四個帶蓋子的木桶打滿了水,水缸里也都裝滿了水。
秋語若再過來,把定制的六個帶蓋的木桶,全部裝滿水放在板車上,讓二妹在后面幫著推著才拉了過來。
這個時候棚子里已經(jīng)坐滿了人,前面還停了好幾輛騾子拉的車。
原來剛才那人是商隊探路的。
秋語若和二妹一起抬下來一桶水,讓她先回家,自己招呼著眾人說:“這里有盆,大家先洗一把涼快涼快?!?/p>
商隊的人天不亮就出發(fā),走了兩三個時辰,已經(jīng)是風(fēng)塵仆仆的了,能洗個臉松快一把自然是高興的。
心里高興了,看到秋語若和蘇云澈倆人費力的從板車上往下搬木桶,順手就給他們領(lǐng)下來了。
秋語若笑著道謝,看到圓桶鍋里的水都已經(jīng)開了,端下來,就拿出剛從家里拿過來的前天招待幫忙的茶葉,直接下到鍋里。
開水泡茶,幾乎是瞬間就上了色,把另一個圓桶鍋里的開水小心的倒進來,讓云澈去加水繼續(xù)燒,自己拿了大碗,小心的給商隊的人盛了茶水端過去。
商隊十二個人,每人差不多都喝了三碗茶水,這就是七十多文,比一早上買出去的面錢都多,可是早上的面,只那兩斤面粉就要二十文錢,骨湯不值錢,可是肉醬也有十文錢的了。
賣面收的六十多文,需要三十文的食材成本,而這些茶水,茶葉不到二十文,水是自家井里打上來的,就是費點柴禾,整體成本不超過二十五文錢!
秋語若這一刻覺得,賣茶水真的是太掙錢了!
商隊管事來算賬,秋語若實在要不出七十多,只給他要了六十文,說:“主要是用的好茶葉,如果是一般的茶葉,我就收您五十文了,下次您要是過來,用自己的茶葉也行,就算白水我也給您按便宜一些?!?/p>
管事的聽完,心里覺得秋語若真是太過實在,他就忍不住準備提點兩句。
秋語若說完價錢,就見管事的笑著搖頭,說:“我知道老板娘心善,不過這個價錢卻不能這么算?!?/p>
他語氣中滿是善意,卻又說價錢不合適,秋語若疑惑:“那您覺得該怎么算?”
管事:“老板娘應(yīng)該是剛擺攤沒多長時間吧?”
秋語若就笑:“您看的真準,今天是第一天出攤。”
管事的也笑:“不是從東西上看出來的,是從你處事上看出來的。
在村口擺攤的,基本上都是本村或者是附近的,遇到三里五鄉(xiāng)的,喝的茶水多了便宜點沒關(guā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