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兒子過繼一個給二哥么,這樣自家分的家業(yè)就能翻倍,只是過繼得改口,自己倒是沒什么,媳婦恐怕不太愿意。
秋語若也不會做那拆散人家母子的人,“我爹雖雖然去的早,也是上了族譜有家族供奉的,只是我弟弟也跟著去了,我爹每到周年不都是親侄子的事么。”
秋三叔這次明白了,秋語若的意思是,不用過繼,自家兒子只需要二哥周年的時候,給他上個供就行。
其實族里也多有這樣的,不過那都是他自己絕了戶父輩也沒有親兄弟,遠房的侄子給發(fā)葬了,就能繼承他的房地。
秋三叔心動不已,只是:“你大伯那里恐怕不會答應?!?/p>
秋語若看他:“村里人都說爺爺最講信義,這次我出嫁,不是也讓村里人看到了你的仁義么。
有些事,抓住機會了,不可能也能變成可能的?!?/p>
秋三叔心如擂鼓,他從未想過,和老大之間,家里的東西自己還能比他得的多!
曾經不可能的事,現(xiàn)在想想,也不是沒有可能。
秋語若看著他陷于沉思,慢慢露出笑容。
蘇云廷在意識中也笑了,她這是引誘秋三叔回家鬧分家呢。
秋語若就是在引誘秋三叔回家鬧分家,就是要讓秋老頭家宅不寧,讓秋老大再也過不上吃香的喝辣的的日子。
她在秋家鬧絕食的時候,不止一次的想著報復他們的各種方法。
她嫁到蘇家,看起來還不錯,雖然她自己也確實覺得不錯,但是這種不錯,是自己調整心態(tài)并且對以后有了計劃才顯得不錯,并不是這門親事就是好親事。
他們的逼迫,讓自己面臨過生死,這是已經發(fā)生的事實。
有些人,必須要為做過的事付出代價才行。
搞事秋語若可以不計較在秋家……
秋語若可以不計較在秋家時的吃穿,也不計較周老太的言語折磨和不平對待,因為在這個時代,自己能平安長大,是受了他們的庇護的。
但是被不在乎生死,被迫別無選擇,自己就得報復回去!
秋三叔聽見秋語若的話,沉思了一會,越想越心動,決定回家再和媳婦商議一下,也好商議一個策略出來。
時辰差不多了,兩人不再繼續(xù)剛才的話題,秋三叔去給牛車掉頭,秋語若又回內室,給蘇云廷翻了個身,輕聲的說了句:“你在家好好的,我吃過午飯就回來了?!?/p>
蘇云廷在意識中應了聲:“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