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時代的女性,哪怕在家里沒這樣精細的做的食物,但是對廚房的這一套,還是拿手就來的。
秋語若來到作坊的時候,平安帶著蘇超已經(jīng)炸好了一款糕點。
秋語若取了一塊糕點,掰了一點仔細品嘗,確定配料還有火候都很到位,就先把兩個徒弟夸獎了一遍。
蘇超:“主要是師兄厲害,我就是打個下手?!?/p>
二徒弟天賦有限,秋語若對他實行的是鼓勵教育。
先肯定他的努力,再激勵他繼續(xù)加油。
看過兩個徒弟,再去材料間檢查一遍,確定一切都正常,才重新回到灶棚指導(dǎo)徒弟。
一直忙碌的巳時(上午九點),就陸續(xù)有人來拿貨了。
等拿貨的差不多都走了,秋語若在作坊里也不再多待,臨走的時候帶走一個徒弟,領(lǐng)著他先去菜市場,買了適合今天徒弟學(xué)的菜,回家做飯去。
今天帶回來的是二徒弟蘇超,所以今天的菜色都比較簡單。
回到家,門房上的鐘叔給開了門,還沒進內(nèi)門,小妹就跑了過來,先看蘇超手里的食材,當(dāng)發(fā)現(xiàn)還是只有素菜的時候,剛才興奮的勁一下子就下去了。
秋語若看到她失望的樣子也是無能為力。
當(dāng)初沒搬到縣里的時候,小孩子們覺得縣里處處都好。
搬過來后確實十處有九處是好的,房子是九成新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,家具更是自己挑的滿意的。
家事也不用做了,秋語若雇了個縣里本地的四十來歲的利索婆子,負責(zé)家里的漿洗和灑掃,還給她們姐妹每人買了個丫鬟。
小妹搬到縣里,真就像鄉(xiāng)下姑娘,變成了富裕人家的小姐一樣。
但是處處都好的縣里,最讓她受不了的,是不能吃肉!
其實不是縣里不能吃肉,是自從搬到縣里后,曾經(jīng)在老家不太講究的守孝不動葷腥,來到縣里后,家里就講究了起來!
其實秋語若也不想講究,但是蘇云廷說過,在老家忌口不嚴不要緊,現(xiàn)在到了縣里,師長同窗其實都看著自己呢。
對于讀書人來說,孝期守孝不嚴,真就是一大污點。
為了往后余生考慮,兩人決定,在出孝之前,家里忌葷腥。
秋語若抱了抱小……
秋語若抱了抱小妹,哄道:“今天還給你炸豆腐吃好不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