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從這個角度看,趙少卿和耿將軍是有大功的。”
“朝廷不可不封賞,否則寒了人心誰還敢為大明效力?!?/p>
朱元璋連連點頭:“好好好,雄英這話說的好啊。你們聽聽,這才是天朝上國該有的聲音?!?/p>
“乖孫,你繼續(xù)說?!?/p>
一激動,他當眾又喊出了私下才用的稱呼。
朱雄英臉色微紅,裝作若無其事的道:
“但他們未經(jīng)允許就滅亡朝廷承認的藩屬國,確實是有過錯的?!?/p>
“正如諸位臣工所言,國有國法家有家規(guī),若不加以懲治,恐人人效仿?!?/p>
群臣都不禁點頭,這番話說到他們心縫里去了。
不將敵人打服了,敵人怎么可能會聽你講什么道德之言。
這個道理他們豈能不明白。
他們反對的也不是打,而是未經(jīng)朝廷允許擅自打。
要是每個將領(lǐng)都學他們,用不了幾年大明就要亡國了。
朱雄英最后總結(jié)道:“朝廷要賞罰分明……如此方能服眾?!?/p>
“所以我以為,當封賞他們的功勞,但該有的懲處也不能少?!?/p>
“不過考慮到事出有因,且他們承擔重任,不可亂了人心?!?/p>
“可以先封賞其功勞,懲罰等出使歸來再補上也不遲?!?/p>
至于回來以后還罰不罰,那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。
事實上這就是重拿輕放了。
但他的話說的很委婉,將雙方的情緒都照顧到了,大家反而都能接受。
當然,主要還是徐達鋪墊的好。
文官集團也不想讓趙秩的功勞被抹殺掉。
畢竟,文官主導(dǎo)的滅國,這是大明開國第一例。
他們必須要給自己人抬轎子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