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接下來的一條就很重要了。
土地不超過五百畝,家中有六十歲老人要贍養(yǎng)的,可免一成田稅。
有超過三名子女要養(yǎng)活的,亦可免一成田稅。
如果既有老人,又有超過三名子女的,可累加減免兩成田稅。
這條措施一出天下沸騰。
百官和萬民齊呼太子圣明。
朱標的仁厚之名,得到了天下公認。
陳景恪也不例外,對朱標心生敬意。
這一舉措就是實打?qū)嵉幕菝裾甙。一菁暗倪€是真正的普通百姓。
畢竟有五百畝田這個標準在。
很多人會說了,五百畝地那是大地主了好吧。
并不是。
在古代是輪耕的,一半的地種莊稼,一半的地休息恢復肥力。
五百畝地,實際產(chǎn)糧的只有二百五十畝。
而且當時的產(chǎn)量很低,良田的畝產(chǎn)也就兩石左右。
除去成本和要繳納的稅還能剩下多少?
那時候五百畝地充其量算是富農(nóng)。
真正的大地主,土地不是按畝計算的,而是按里計算的。
方圓幾十上百里,一草一木都是人家的,這才是大地主。
總之,朱標的這個政策,真正惠及萬民。
可以預見的是,未來二十年大明的人口將要迎來baozha式增長。
朱標的
海盜代表自由?
“終于完成了。”陳景恪長出了口氣,高興的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