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我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,貿(mào)然與他們接觸,恐怕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。”
“所以,在加入這場大世之爭前,我們必須先在思想上武裝好自己?!?/p>
和大家閑聊幾句
這本書寫的很痛苦,真的。
能看到這里的書友,應該能理解原因。
不過所幸,有大家的支持,成績還算可以,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寫下去。
我也不是不想加更,是真的做不到。
每一個觀點,都要反復斟酌,翻閱資料做對比。
然后判斷是否可以寫。
越是重要的觀點,我就越不敢掉以輕心,連夾雜私貨都不敢做。
就怕我的私貨太片面,影響到大家。
吐槽也都是放在無關緊要的地方。
而且書里的大多數(shù)觀點,其實并不是我自己的私貨,而是專業(yè)學者的研究結論。
我只是將他們的結論總結一下,簡單的給大家做個介紹。
歷史本身就充滿了迷霧,同樣的事情,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讀。
我們自然也有自己的傾向。
哪個學者的觀點更符合我們對社會的認知,我們就比較相信哪一個,然后反對另外一個。
但冷靜下來想想,我們支持的結論就一定是正確的嗎?
我們反對的解讀,就一定是錯誤的嗎?
不一定。
正確的做法應該是,我有我的傾向,但也允許你有你的觀點。
不同的觀點相互印證,有時候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。
在這本書里,我采用的觀點大多有兩個標準。
第一自然是以官方為準。
還是那句話,如果官方的標準都不可信,那其他觀點豈不是更不可信?
在足以推翻官方標準的證據(jù)出現(xiàn)之前,我們還是盡量以官方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