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杜絕這種情況,他給出的建議是,下西洋的利潤內(nèi)帑和國庫三七開。
這一下子,就讓群臣沒有理由反對了。
而內(nèi)帑呢,其實也不缺錢。
不說別的,玻璃的利潤就足夠了,朝廷還需要內(nèi)帑出錢來填補虧空呢。
朱元璋很舍不得這么多錢,老子辛辛苦苦賺的錢,為何要分給國庫?還讓國庫拿大頭?
還好,朱標是知道事情輕重的,在他的勸說下老朱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了這個分配方案。
這個舉動果然堵住了群臣的嘴。
再大的道理,在堆積如山的金錢面前,都顯得有些虛。
況且,群臣又不是真的迂腐,他們反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入不敷出。
現(xiàn)在能賺錢,而且錢還歸了國庫,自然就不擔(dān)心了。
徐達等權(quán)貴也賺的盆滿缽滿,引起無數(shù)人的羨慕。
然而就在此時,他們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瞠目結(jié)舌的決定。
賣船。
將所有的船全部出售,一艘不留。
一般人還在奇怪,不確定能不能賺錢的時候,你們那么積極的打造船隊出海。
現(xiàn)在確定能賺大錢了,為何反而將船隊給賣了?
聰明人則都佩服不已,這政治智慧……難怪人家能坐在那個位置。
朝廷對遠洋使節(jié)團的封賞,也在新年的前一天宣布。
趙秩滅呂宋、出使海外……諸功并賞,被封為博望侯。
耿子茂也因滅國、出使等功績,被準許繼承祖上爵位。
不過考慮到其祖父耿再成的爵位,都是死后追封的。
而追封爵位帶有榮譽性質(zhì),說白了就是有些虛高,不好直接繼承。
于是禮部重新核對了耿再成的功績,認為其理當封侯。
朱元璋就同意了這個決定,封耿再成為高陽侯。
并由耿子茂繼承此爵位。
總算是圓了耿氏一脈的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