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標(biāo)也有些疑惑,但隨即就露出恍然大悟之色,顯然是想明白了。
“因為朝廷賣的不是鐘表,而是制作鐘表的技術(shù)。”
“鐘表的實用性誰都能看得出來,即便無法拍賣,也是一門很賺錢的營生?!?/p>
“早一天仿制出來,就能趕在別人前面,多賺一天的錢?!?/p>
朱雄英也恍然大悟,接話道:
“現(xiàn)在只有朝廷手里有鐘表,想仿制就只能買我們的鐘表,即便明知道價格高也要買?!?/p>
隨即他又質(zhì)疑的道:“可是,他們就不怕前腳花高價買了,后腳朝廷又大批出貨嗎?”
陳景恪說道:“所以,朝廷要對外承諾,拍賣結(jié)束后的一個月內(nèi)不會對外出貨?!?/p>
一個月,足夠工匠們仿制出合格的鐘表。
是的,這玩意兒的原理就是這么簡單。
但想大批量制作,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培育熟練工。
至少在今年,朝廷都將是鐘表最大的出貨商,足夠賺的盆滿缽滿了。
-----------------
很快,朝廷就對外公布了本次售賣規(guī)則。
而且朝廷還明確表示了,鐘表很容易仿制,要不要參與進來自己考慮清楚。
并且還規(guī)定,想入圍先繳納一萬貫保證金。
這種全新的方式,引起了眾多商人的廣泛討論。
一萬貫保證金是不少,但能來這里的無一不是豪商,沒人在意這一點。
大家討論的是拍賣本身。
容易仿制,還設(shè)置這么高的門檻,還賣的這么貴……
這是想做啥?
大家都不是蠢人,很快就明白了朝廷的用意。
這不是賣鐘表,而是在賣制作技術(shù)。
部分對此事不感興趣的商人,直接選擇了放棄。
鐘表的實用性和商業(yè)價值大家都懂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對制造業(yè)感興趣,這是很正常的。
有人不感興趣,就有人感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