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不愧是唯物學(xué)的開派宗師,出手不凡啊。
只是越往下看他們就越覺得不對勁兒。
夸完保守派之后,方孝孺話鋒一轉(zhuǎn)開始替激進派找補起來。
開海確實造成了問題,但也帶來了好處啊。
然后又從國家財政、糧食、民生等方面,進行了講述。
而且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,他還拿歷朝歷代做對比。
之前朝代都遇到的難題,在大明被很好的緩解了,不得不說開海有功。
所以,我們不能因噎廢食。
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,很多政策都是在推行過程中一步步完善的。
他還拿稅法舉例,從古代的井田制,到兩稅法,再到現(xiàn)在的攤丁入畝一條鞭法。
幾千年才發(fā)展成現(xiàn)在的樣子。
如果古人因為種種漏洞,就不搞稅法,那永遠都不會有大明的惠民政策。
開海也是一樣,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,不能因為存在缺陷就認為它不好。
查漏補缺,完善制度,不正是朝中袞袞諸公的責任和義務(wù)嗎。
否則,朝廷和萬民要你們做什么?
如果僅僅只是這些,這篇文章還不足以被大家重視,真正的精髓在后面。
在對事情進行了總結(jié),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,他針對部分問題給出了解決的辦法。
其中重點強調(diào)了教化問題。
既然出海百姓變壞是因為缺少教化,因為環(huán)境不好,那我們就改變環(huán)境。
在每一個有明人存在的地方,建立明人聚居區(qū)。
在這個聚居區(qū)里,施行華夏文化,推行華夏教育。
當然了,建立這樣的聚居區(qū)會遇到很多問題,這就需要朝廷來解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