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終,老朱親自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。
所幸,兩人都已經(jīng)有了心理準備。
雖然很是悲傷,卻沒有再如上次那般情緒崩潰。
這讓眾人都松了口氣。
不過發(fā)生了這么大的事情,群臣也知道老朱正處在敏感狀態(tài),不能輕易觸他霉頭。
這讓朝堂上清凈了不少。
就連彈劾方孝孺的奏疏都少了許多。
方孝孺則趁此機會,牢牢將翰林院和大明周報,掌握在了自己手里。
半個月后,沐英的棺槨進京。
朱雄英穿上孝服,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。
接著就是沐英的后事,沒什么可說的。
追封其為黔寧王,謚號昭靖,并陪葬皇陵。
停靈期間,朱元璋、馬娘娘和朱標來看了他最后一眼。
之后沐英被安葬在朱元璋的陵墓內(nèi)。
朱元璋的皇陵最初選址在應(yīng)天,后來確認要遷都就停建了。
遷都洛陽之后,重新勘探風(fēng)水,最終將陵寢位置放在了邙山山脈鳳凰山附近。
并且還圈定了一大片土地,作為皇家墓葬所在。
只要不是弄成秦皇陵那樣,這片土地足夠安葬十個帝王。
這其實也是馬娘娘的意思,怕后人亂來害民,提前規(guī)劃好了。
這可不是無用功。
對中國人而言,喪葬歷來是大事,不能埋進祖墳?zāi)菚啦活康摹?/p>
就算再混賬的皇帝,都不可能將自己埋在家族墓葬之外。
這就可以確保,后世皇帝再怎么折騰自己的陵墓,也只能在這個小圈子里弄。
能有效降低對國家的損害。
朱元璋的陵寢,是遷都第二年就開始營建的,早就已經(jīng)完工了。
朱標的陵寢是他登基第三年開始營建,目前也基本完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