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這種局面形成,那么只要是當官的,就必須要結黨。
有人說了,海瑞,他總沒結黨吧。
對不起,海瑞也有自己的朋友互相幫扶。
那個朋友就是朱衡,一個名聲不顯的大佬。
沒有他一路的提拔保護,就海瑞的性格,早就被人陷害死了。
更準確的說,海瑞是舉人的身份,在明朝沒有人提拔,連縣令都很難當上。
是朱衡將他從教諭一步提拔成縣令的。
他出仕后,幾次大的危機都是朱衡幫他化解的。
比如他擔任縣令時候得罪鄢懋卿,朱衡當時恰好擔任吏部侍郎。
嚴黨不想得罪朱衡,就沒有動他。
直到他上了《治安疏》名震天下,有了名氣作為護身符,才算是沒人敢動他。
當然,他們兩個屬于君子之交淡如水。
朱衡欣賞海瑞的性情和操守,海瑞對朱衡非常尊重。
屬于互相提攜幫扶的楷模。
但海瑞在朝中有人幫扶也是事實。
明朝中后期,已經(jīng)到了不結黨就沒法活下去的程度。
聽到這里,朱元璋三人恍然大悟。
但理解了之后,老朱卻更疑惑了:
“既如此,那咱打擊結黨,不正好能遏制黨爭嗎?”
“為何你還要說會加劇黨爭?”
陳景恪長嘆道:“問題就在這里,什么是結黨?標準是什么?誰來判定?”
“我和他是同僚,一起吃了幾頓飯,算不算結黨?”
“我和他政見相近,為了推行一個政策,在朝堂攜手合作了一次,算不算結黨?”
“我拉一個人下馬,只是空出來一個位置?!?/p>
“如果我給他打上結黨的標簽,就能拉下來一大群人,空出來更多的位置?!?/p>
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,會不會有人故意搞擴大化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