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《防疫手冊》、《防蟲論》,讓百姓知道如何保護自己……”
“這都是教化之功,百姓學習了這些東西,也沒有起來造反啊?”
“我大明要開創(chuàng)前所未有的盛世,就不能走前人的老路。”
“我們要試著走出一條新路子?!?/p>
朱元璋不禁點頭,說別的他或許會不認同,會反駁。
可《華夏簡史》這個,他確實無話可說。
這本書起到的效果,超乎了他的想象。
為大明處理四夷事務,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
而且這本書還在持續(xù)起作用,為民族大融合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這確實是典型的教化案例。
朱雄英越說越興奮,侃侃而談道:
“我曾經(jīng)和很多官吏聊過,他們都認為不可讓百姓知道天地之大……”
“雖然他們給自己找了很多光鮮的理由,但說到底還是怕百姓串聯(lián)到一起造反?!?/p>
“但這不過是朝廷一廂情愿的想法罷了?!?/p>
“事實上,哪一次百姓造反,不是流竄數(shù)省之地,裹挾無數(shù)百姓?”
“最后攪得天下不寧,甚至有失國的危險?!?/p>
“普通百姓被愚弄,確實沒有大明一體的意識。”
“主動造反的野心家,又豈會不知道?”
“愚弄百姓的好處確實有,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朝廷和衙門的管理?!?/p>
“但由此帶來的害處也更大,人心因地域分割,就是其中之一?!?/p>
“景恪一直很鄙視趙宋,可我讀南宋史卻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也曾經(jīng)想過要北伐?!?/p>
“但每一次還在準備階段就失敗了?!?/p>
“這其中固然有保守派在阻撓,但民心不支持才是最主要的?!?/p>
“南方百姓并不想北伐?!?/p>
“打仗消耗的是自家的錢糧,死的是自家的漢子……”
“將中原之地打回來,還要出錢出糧支援建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