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雖說的好聽,可蘇宇根本不是這么想的,他只是在不停給自己加籌碼,就像后世的企業(yè)家,不停捐款,不停擴大工廠一樣。
一個近十萬人的大廠,如果你要讓他關門,請問如何取締他呢?
十萬人,這可是十萬個家庭,一旦倒閉就意味著失業(yè),試問哪個市長,哪個省長擔得起?
你解決不了后顧之憂,有時候就不得不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,當然前提是別太過火,就像是煉鋼廠,很多已經是違建,違規(guī)生產了,但無法取締,也只能繼續(xù)補貼維持。
話題扯遠了,總之就是蘇宇可以帶村里人致富,也可以帶動全公社奔小康,但前提是要上他的車,和他捆綁在一起,否則真當他是活菩薩呢?
第二天送走岳父,大舅哥等人,一切仿佛邁入了正軌,按部就班,蘇宇偶爾進山打打獵物,積攢一下技能點,以備不時之需。
短短幾個月,養(yǎng)殖場邁入正軌,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,還親自來三水灣視察過,事后更是提供專家指導,為三水灣村的養(yǎng)殖戶進行專業(yè)指導。
可能是苦命人,天不負,別看條件艱苦,可雞鴨鵝還真就沒生病,并沒有發(fā)生后世那種大面積死亡的情況。
畢竟這個時代很少有化工污染,天還是藍色的,雞鴨鵝幼崽還是孵出來的,所以耐造一些。
村支書更是安排村里的老娘們輪流喂養(yǎng),輪流看守,這三年用村支書的話講,就是學習經驗的,成功了,他們賺到一個養(yǎng)殖場專業(yè)團隊,失敗了,蘇宇自負盈虧,村里怎么都不會吃虧。
所以她們不僅要認真學,更不能偷懶,畢竟除了蘇宇,你去哪里學去?誰給你提供一個平臺讓你安心學?還不用在意成本盈虧?
這簡直是學習技能的圣地啊,三年可以培養(yǎng)多少養(yǎng)殖戶?何況他們家家戶戶都養(yǎng)了雞,這要是學會了,大雞孵小雞,三年后自己都能干養(yǎng)殖場了。
聽說雖然有些天方夜譚,但并不是觸不可及,何況三年后村里就可以分潤一半的利潤了,這是村集體的錢,年底要挨家挨戶分錢的。
人人有份,家家戶戶都可以當老板,這種好事,你不認真學,以后你也別想在養(yǎng)殖場擔任什么職務。
畢竟村里占股一半,大部分職務都是村里人擔任,而蘇宇很少管,他只管分紅就可以。
經營,養(yǎng)殖都交給村里了,也就是頭三年,蘇宇需要自負盈虧,所以他不得不管,村里也無話可說,但三年后,主動權就在村里了,蘇宇只有分紅權,會把權利逐漸交給村集體。
當然退出管理層也有好處,那就是不用管事了,是賺是賠蘇宇都不用管,年底等分紅即可,也不用他操心。
當然這時候還沒有那么多彎彎繞,蘇宇想管還是能說上話的,之所以說三年后蘇宇會退居幕后,那是因為個人和集體,蘇宇的話語權肯定會被削弱。
而蘇宇也只需要三年就能回本,回本后他們愛干嘛干嘛,反正賺多少都是純賺,蘇宇一點不帶虧得,這個項目就是給村里人找點事干,別老盯著他就行。
高調過后,蘇宇就開始低調了,他深知高層可能沒注意到他,因為他那點家底不算什么,雖說萬元戶在當下是件了不起的事,但對于有權有勢的人來說,萬元戶也就那么回事。
但高層不注意他,不代表不法分子不會關注到他,從蘇宇暴露出來的財富來看,蘇宇前前后后拿出來了兩三萬元,為全公社提供了援助。
也就是說,蘇宇起碼存款五六萬,否則他不會那么大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