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一的跟初二的打架,輸多贏少,差距就是這么明顯,年紀越小,差異越明顯。
八歲的能兩個七歲的,大一歲,就能高出一個頭去,站在一起,就像是一個大小孩,和一個小屁孩的差距。
(請)
打……往死里打
但年紀到了十五歲,相差一歲就不那么明顯了,雖然也是輸多贏少,但十五歲,十六歲已經(jīng)相差不大了。
這個時代,七八歲上一年級,十五歲,已經(jīng)是初二,初三的學生了,正是打架的年紀。(農村娃上學,如果7歲送去學校,那只能是八歲一年級,如果是六歲,那七歲就能上一年級,需要學一年。)
當然,蘇游慶大一歲,肯定更有優(yōu)勢,但已經(jīng)不是很明顯了。
所以當蘇游慶起身,試圖背后偷襲,想踹蘇勝時,蘇瑾直接出手了。
他甚至沒有出腳,而是直接抱住對方脖子,直接將人撲倒了。
蘇富貴,也就是蘇宇大伯,一家人為何過年回家?因為沒地方吃飯了,他是蘇父,他兒子過年放假自然也是如此。
其實住校過年也放假,只是蘇曦并沒有回來,不用問,肯定是去同學家借宿了,不得不說,這個時代同學之間,住宿在對方家里,只要有房子,人家又愿意的情況下,這時候的人還是很熱情的。
至于說為何過年還不回來?估計蘇曦隨便找個理由,沒準就說自己父母雙亡呢?
閨女沒回來,但兒子回來了,因為他們畢竟沒成年,即便去同學家住,也不可能過了年再回來,年紀太小,人家父母也不會同意你在人家家里過年,不像蘇曦,已經(jīng)是高中生了,多少有些自主權了。
十五歲,十六歲,正是打架的年紀,二人矛盾已久,早就不服彼此了,上次蘇游慶帶同學,堵著蘇瑾,揍了他和小伙伴一頓。
蘇宇出主意,用好吃的,迷惑村里同齡孩子,挑撥他們幫忙對付蘇游慶,理由都想好了,排外。
沒錯,蘇游慶帶同學揍村里人,這種行為不地道,農村是十分排外的。
那句話怎么說來著?看我是外地人,好欺負?想欺負我?
你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件事,排外,村與村加上集體榮譽感,同樣如此,排外,加上好吃的誘惑,蘇瑾利用蘇宇出的主意,用同樣的方法,埋伏過蘇游慶。
蘇瑾的伙伴雖然年紀不如蘇游慶和他同學,但仗著人多,還拿著短棍,可是胖揍了他一頓。
所以二人積怨已久,如今遇到,時隔一年,蘇瑾已經(jīng)不是一年前那個瘦麻桿了,蘇宇好吃好喝養(yǎng)著,一年時間,他長得飛快,如今個頭僅僅比蘇游慶矮半個頭,絲毫不怕他。
“誒呀,快……大勇,把他們分開?!?/p>
看到自己兒子被蘇瑾壓在身下,大伯母急了,立馬就要沖過來,但李秀琴,三嬸立馬攔住了。
她們倒不是偏幫誰,而是不能讓她去,她去了只會幫自己兒子,只會導致越鬧越大,三嬸已經(jīng)讓蘇大勇去拉開他們了。
一個十五歲,一個十六歲,在體型魁梧的蘇大勇面前,那就太不夠看了,所以他一手一個掐著后脖子就把人分開了。
按年齡,二人都叫蘇大勇哥,所以他下手,無需顧忌,公平即可。
“兩個臭小子,大人辦事,你們跟著瞎攪和干啥?給我老實點?!?/p>
蘇大勇出馬,二人不得不分開。
蘇富貴看到兒子被蘇瑾撲倒欺負,頓時急了,可蘇勝死死握住他的手腕,任他如何掙扎,都無法掙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