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了錢同樣需要還,可如今的親情不一樣,因為土壤不一樣,因為一些老規(guī)矩,老人在,不分家,每年一起過年,即便家人很多,卻親如一家,自始至終你沒體驗過小家是什么,那就無從說起是否這個人自私,因為你沒機會自私。
這就導(dǎo)致沒出五服的人,活了大半輩子跟某某家一直是一家人,你說老祖宗死了,難道在情感上就能立馬扭轉(zhuǎn)態(tài)度?說老祖宗死了,你只是我堂叔的兒子,咱們兩家不是一家人?這可能嗎?
所以七八十年代,家里做點好吃的,說給你某某叔,某某大伯送點過去,非常正常,非常常見,因為上半輩子都是一起過年,有啥事老祖宗讓你去幫他,你還能反駁不成?
所以這種宗族親,非??膳拢糯嵌际谴蠹易?,豪紳,世家等,都是用自己人,因為輕易不會背叛。
舉族之力送你入朝為官,福澤全族,而到了這個時代,則是舉全村之力送你去上大學(xué),不過這個現(xiàn)象,你只能在七八十年代還能看到,過了這個時代,你就看不到了,畢竟憑什么全村湊錢給你上大學(xué)?
想法變了?不,是土壤變了,莫說同村,就是親大伯,親叔叔負責送你去上大學(xué)都有不愿意的,何況是陌生的沒出五服的族人?
可現(xiàn)在的族人還是很親的,所以狩獵隊請他們幫忙,只要不是危機以及利益,他們是不會背叛的,這個購糧消息短時間內(nèi)也不會泄露,可等雪災(zāi)成為既定事實,可就未必了。
畢竟親叔,親大伯知道你家有一千斤糧食,而他買不到糧食,要么你借他點,要么他會因為這種不平衡把消息傳出去。
這個消息注定會暴露,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,可蘇宇還是那么急,但凡購糧分為多次,每次少一點,這個消息也不會泄露。
所以黃夙娥深刻認識到,糧食要漲價了,否則蘇宇不會那么急,而她憂慮的就是怎么開口跟蘇宇說?幫幫她的家人?
最終她決定不開口了,如果蘇宇忘了她家里人,那她就在離開時給家里人偷偷留下錢,叮囑大哥去買糧,大不了入黑市時小心點。
這才是她特意帶了錢過來的原因,她包裹里,可不止帶了二百,因為二百可買不到一千斤糧食,因為黑市不需要糧食買糧,只需要錢,同樣的,黑市價格也不是糧食局能比的,價格會貴一些,而大雪天,無疑會更貴。
她可是足足拿了五百塊錢,如果蘇宇不開口提醒,甚至沒打算幫她家,那她就偷偷給錢,如果蘇宇開口提醒了,但沒有給糧票或者票,那她就給。
因為蘇宇只為家人買了糧,好幾天了,沒有提起這件事,她心里不踏實,因此她準備了多種方案,當然,她也不是說只為幫家人,而損害自己男人的利益而不顧的人,但救命糧,她必須出手,至于以后,以后的事情,以后再說。
只是她沒想到,蘇宇雖然沒提過幫她家的事,但心里一直記得,并且隨身攜帶了糧票,可以走正規(guī)程序購糧,還給了購糧錢,這讓她心生愧疚,之前心里的埋怨,仿佛是一個巴掌,抽的她七葷八素。
“別多想,誰不是娘生爹養(yǎng)的,你明知明年有災(zāi),想出手幫助你家里人渡過難關(guān),人之常情罷了,我才娶你一年多,而岳父岳母養(yǎng)育你了十八年,你要是都忘了,那才讓我懷疑你的人品呢。”
“那你不怪我拿咱家的錢給我娘家嗎?”
這種行為,幾乎是禁忌,婆媳之間吵架,往往都是兒媳婦拿東西回娘家,被罵導(dǎo)致的,因為窮所以才斤斤計較,或許兒媳婦只是拿幾個窩頭回娘家,可婆婆看到就覺得敗家了,說白了就是窮。
你想啊,有些老人甚至自殺,只為省下糧食給孫子吃,她能不計較太多嗎?
“這又不平時,這是救命,我怎么會怪你呢?女子也有贍養(yǎng)義務(wù),別多想,我既然娶了你,那你的義務(wù),自然也是我的,有能力就多出,沒能力就少出,盡心即可?!?/p>
“嗯,當家的,你人真好?!?/p>
得,被發(fā)好人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