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大家沒有明言,要是不領過去認二叔,事后搞砸了,算誰的?
所以王翠花是去過二叔家的,她雖然沒見過蘇宇,但在客廳,見過蘇宇的相片,也知道蘇宇跟她家的矛盾。
但還是那句話,男人就是人腦子打出狗腦子,也輪不到一個新媳婦出頭。
她當然沒有立場站出來對蘇宇吆五喝六了,畢竟她自己都沒有在家里站穩(wěn)腳跟呢,那還敢平白樹敵啊,情況沒摸清,她可不敢旗幟鮮明的率先表態(tài)。
“你是……二叔家的老二吧?”
她口中的老二,是不算女子的,蘇勝老大,他可不就是老二。
“哦,翠花嫂子吧,我叫蘇宇,我來找我爺爺。”
“哦,快進來,快進來?!?/p>
蘇宇沒必要給王翠花臉色看,人家又沒得罪自己,何況叫一聲嫂子又不會掉一塊肉,全村的同齡婦女,十個里有八個,他都要叫嫂子。
多一個不多,少一個不少,沒必要鼻子不是鼻子,臉不是臉的,那樣人家難看,自己也尷尬。
北屋客廳,蘇宇瞅都沒瞅,因為那是大伯一家在那邊,他直接去了北屋隔壁。
農村北屋,通常是五間房,不都說嘛,五間大瓦房,說的就是這個。
所以你別看大伯假惺惺的,老爺子一天活著,那就要住北屋,他要是敢把老爺子趕去其他屋,流言蜚語就能讓他跪求父親回北屋。
老兩口為了兒子,自然不會占據(jù)最大的臥房,畢竟兒子結婚就是在這個院里,大伯住的房間是最寬敞的,這倒不是不孝,畢竟結婚后生子,如果不大這點,住不下,老兩口住在北屋一側,一個小房間里就夠了。
距離遠,啥動靜也聽不到,兒子結婚那會,想怎么折騰都行,反正距離遠,聽不到。
這樣,你不尷尬,我也不尷尬,免得夫妻二人過夜生活,老公公聽墻根,傳出去像什么話?
所以多數(shù)家庭為了兒子,都是如此居住的,一個北屋最西邊,一個北屋最東邊,中間是客廳。
通常客廳也會放一張床,家庭好的,有收音機電視機,也會放客廳孩子就住客廳的小床,又方便看電視,又不影響父母。
孩子多了,那就只能往其他屋里打發(fā)了,這就是農村的現(xiàn)狀。
蘇宇進門,直奔爺爺?shù)男∥荩劣诳蛷d正堂,他看都沒看,哪怕見了大伯,他也只當沒看到,更別說主動去打招呼了。
如果不是爺爺拜托他事,他連這家大門都懶得進,前幾年還表面演一演,這些年蘇宇連演都懶得演了,覺得沒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