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……這錢我真不能要。”
但蘇媚兒都把廉政公署推出來了,蘇宇也知道,蘇媚兒估計是真不好要。
這官員家屬是允許做生意,但每一分錢都要有來源,而且不能跟她丈夫沾邊,否則就是自毀前程。
明面上的法律,哪怕是大鼻子,也不會輕易撕毀,總要給屬下一個交代,不然隊伍不好帶啊。
“咳咳……既然如此,我倒是有個提議?!?/p>
“哦,說來聽聽?!?/p>
意想不到,這一千五百萬,要到手了,反而成了燙手山芋,蘇媚兒不敢要,蘇宇不想要。
也不是不想要,而是要了牽扯太大,回到大陸,他怕惹來麻煩。
其實放在空間里吃灰還是沒啥事的,但那樣毫無意義,短時間內(nèi),他又不會來香江發(fā)展。
79年,香江人去大陸投資,需要嚴格審核,那時候已經(jīng)允許香江人去大陸做生意了,但較少,因為許多香江企業(yè)并不看好大陸市場。
畢竟那時候的大陸人,一塊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,而大陸的錢兌換港幣本來就不值錢,老百姓一塊錢還舍不得花,太貴沒有市場,太便宜,又不夠成本。
為了降低成本,只能在大陸建廠,壓縮員工成本,這樣低價低銷,但賺的不多,關(guān)鍵是市場前景堪憂,老百姓舍不得花錢買東西。
加上大陸審核又很嚴格,而且來大陸投資的并不多,直到慢慢好起來,香江人才愿意來大陸投資建廠。
但倒過來,大陸人來香江投資建廠,則是沒那么麻煩,只是資金一千五百萬,需要一個來源,說是灰社會賠款,顯然不合理。
如果是現(xiàn)在人,完全不在意,畢竟大陸是大陸,香江是香江,我在香江怎么發(fā)的財,你大陸官方還管的著嗎?
可只有蘇宇明白,香江遲早回歸,這段歷史也遲早會被揭開。
到時候可能這就是他的起家史,而模糊不清的起家史,會給人家一種做了違法的事的錯覺。
不然蘇宇在大陸固然算有錢人,可一千五百萬港幣,他就是把山里的獵物全包圓了,也未必賺那么多,這怎么解釋?
起家史,遲早要面對的,比如以后的電視臺記者問了,你怎么說?難道說灰社會賠款?你敢這么說,人家就敢合理懷疑,你跟香江灰社會有糾纏你信不信?
這將成為他的黑歷史,無法解釋的那種。
“我想拿這一千五百萬港幣,在香江投資,不做其他,就服裝,收音機,錄音機,香皂,洗發(fā)水?!?/p>
其實這幾樣可以理解為三個廠,收音機錄音機,可以一個廠搞定,洗發(fā)水,香皂,同樣可以一個廠,另一個是服裝廠。
各自投資五百萬,在79年的香江,絕對不算小廠,已經(jīng)算小廠偏中偏中等企業(yè)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