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到大,蘇富貴甚至從來沒抱過他,每次給蘇斌買吃的,哪怕他在一旁,也只能眼巴巴看著。
那時候父親經(jīng)常對蘇宇說,人心都是肉長得,金誠所至,金石為開,都是一家人,你只要真心對待對方你大伯遲早會對你好的。
那時候蘇宇小并不理解這句話,但他聽懂了那句真心對待別人好,別人也會對自己好,所以小時候他干過許多蠢事,那就是維護蘇斌,大伯,有人說他們壞話,他會幫著懟回去。
蘇斌遇到事,他也會幫忙,直到十四五歲,上了學(xué),他才漸漸發(fā)現(xiàn)不對,不是他不對而是他父親教育的不對。
一味的付出,換不來真誠,因為對方壓根不會珍惜,也看不到眼中,該什么樣,還是什么樣。
加上懂事后,知道是母親一個撐著家,而原因更是因為大伯一家造成的,大伯的不親近,奶奶的偏心,爺爺?shù)牟焕沓?,蘇斌的漠視親情,讓蘇宇漸漸清醒。
所以他壓根沒把大伯一家當(dāng)做一家人,何來遠近親疏,對他來說,蘇斌還不如許知青,起碼重生前,許知青是他的夢中女神,雖說知道差距不會走到一起,可看到了,就想幫一把,這是男人的天性。
蘇宇大伯聽進去了,畢竟蘇宇三叔講的很透徹,可以說你要不傻,都能聽懂,畢竟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,他得到了什么?蘇宇三叔得到了什么?同樣是親侄兒,待遇天差地別。
為了破壞他吸血,他甚至壯士斷腕,直接把親生父親的工作搞丟了,轉(zhuǎn)給三叔,也不讓他得逞,可以說,蘇宇不缺魄力,又有錢,關(guān)鍵是舍得花錢。
蘇宇三叔講的蘇宇的威望,就是金錢換來的,正如蘇宇三叔所說,換做是他們哥三,斷然舍不得,幾萬斤糧食,幾千頭小雞子,說送就送,毫不拖泥帶水。
修路,他出錢出力,為公社,為百姓,他拼盡全力,表面上不求回報,可他得到的遠比想到的多。
這說明有頭腦,又舍得花錢,又有魄力,他承認,小看了這個侄兒,如果他兒子蘇斌沒有進去,他或許會換個方式跟這個侄兒交流。
不會選擇那么極端的方式,一味地索取吸血,緩和關(guān)系后,或許他得到的會更多。
可惜,一切都回不去了,蘇宇二十歲,蘇勝二十五,蘇斌已經(jīng)快二十六歲了。
十年八年,等他兒子出來了,都三十六歲了,不說大好年華一朝盡毀,但也相差不大了,人生有幾個十年?這一切都是蘇宇所賜。
莫說為了一口吃的,為了一口糧食,就是搭上他這條命,也換不來他兒子這十年。
這口氣,你讓他怎么咽下去?如何咽下去就因為看到蘇宇的潛力?就冰釋前嫌?可能嗎?
即便他同意,他媳婦也不會同意,他老娘也不會同意。
“行了,你不要說了,這時候說這些,還有什么意義?你早干嘛去了?”
蘇宇大伯一句話,把小老弟堵的啞口無言了,啥意思?嫌他提醒的遲了?
可你不作妖,我怎么看到對比呢?看不到對比,我怎么提醒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