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昭還提供一些水泥砂石,給各家做了個水槽。
此刻已經(jīng)是六月份,天氣非常炎熱,好多水渠都開始枯竭。
而裝上自來水的人家根本沒受到影響,因為供水點在常年不斷流的金水河。
沒住在沈家附近的三老等人羨慕壞了,一個勁催促沈家再建一處供水塔。
這當然是不可能的,因為沈昭建造這處供水塔花了十多萬錢。
后來沈昂將圖紙交給三老,讓他們自己拿去建。
三老等人預算過后,頓時傻眼,再也不提這茬。
不過,沈昭又在客棧那邊建了個供水塔,專門供給客棧使用。
這個水塔在四月份就開始建了,所以這會兒差不多完工。
建造初期,沈昭就讓人在水渠那邊挖了一個又深又大的蓄水池,底部用水泥抹平,再鋪上厚厚一層黃沙,免得水滲漏下去。
蓄水池還連著兩道過濾池,水塔取水口就設(shè)在過濾之后的凈水池內(nèi)。
快到七月份時,客棧終于通上自來水。
伙計們歡呼雀躍,因為他們終于不用挑水了。
董先生不時擰一把水龍頭,見里頭嘩嘩流出干凈的水,老臉笑成一朵花。
因為沈昭還找人給客棧修了兩間洗浴房,洗浴房內(nèi)鋪著光潔如鏡的瓷磚,還有一個可煮熱水的大鐵鍋作為浴缸,大鐵鍋內(nèi)還放著箅子,免得燙傷人屁股。
而大鍋上頭就有個水龍頭,可隨時放水調(diào)節(jié)水溫。
董先生最滿意的就是這洗浴房了,天知道他在冬季洗個澡有多難。
“阿昭,來,吃杏子!”老頭兒端來一筐黃燦燦的果子遞到沈昭面前,這些都是他帶領(lǐng)小家伙們種出來的,每棵果樹都如他孩子一般。
沈昭拿起一只黃杏咬一口,贊道:“這果子倒是熟了,很甜。”
鄉(xiāng)里種的那些杏子,自己都沒怎么注意,轉(zhuǎn)眼就不見了大半,后來三老就讓人都摘下來給各家分了,也不管熟不熟,不然都被外鄉(xiāng)小子給偷光。
董先生笑道:“那可不,若不是我叫人整日守著,外頭那些杏樹都要被人給折斷了。”
“這里的棗樹與柿子樹結(jié)果子沒有?”沈昭吃了一個又拿起一個,隨口問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