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從兄長應武舉后便不得相見,不知兄長為何中了武舉卻隱居山野?”
許貫忠知道這是燕青給自己鋪墊,于是許貫忠感慨的說:
“今奸邪當?shù)?,妒賢嫉能。
“如鬼如蜮的,都是峨冠博帶;忠良正直的,盡被牢籠陷害。
“因此小弟無志進取,游蕩江河……
“若是當今天子有燕王殿下三分賢明,小弟也愿為國家效力。
“原本小弟心灰意冷,打算終老于山野。
“沒想到出了燕王殿下這等明主,小弟這才有了進取之心。
“殿下,臣敬你一杯!”
劉高跟許貫忠吃了一杯酒,知道許貫忠是有真本事的,就考校許貫忠:
“先生如何看當今天下大勢?”
許貫忠張口就來:
“宋,危如累卵。
“遼,大勢已去。
“金,磨刀霍霍。
“燕,力挽狂瀾!
“不出十年,必定天下大亂,力挽狂瀾者非殿下莫屬!”
“妙哇!”
劉高情不自禁為許貫忠瘋狂打call。
此時正是公元1117年,靖康之變是公元1127年。
若是沒有自己,十年之后豈不正是天下大亂?
不過劉高還沒聽夠:
“先生如何認定本王就是力挽狂瀾之人?”
許貫忠早就想好了,亦是張口就來:
“前兩年臣在山東行走,便聽聞殿下仁義之名。
“如今臣在大名府,亦是聽聞殿下仁義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