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

            黑巖小說>海上升明天 > 第217章 良心不痛嗎(第2頁)

            第217章 良心不痛嗎(第2頁)

            “這事以后不許再發(fā)生,孤已經(jīng)把火耗歸公,拿出來給給官吏養(yǎng)廉加薪了。”

            “另外征上來的錢糧,要按之前孤定下的起運和留存額分配,地方上留存的銀子多了,那官吏適當?shù)奶岣唿c俸祿薪水,差役的工食銀也按實際情況相應(yīng)的漲一些,要讓大家能養(yǎng)家糊口,而不是餓著肚子當差,甚至倒貼。

            你讓一個人餓著肚子守糧倉,他豈能不想辦法從庫中盜糧如果我們給守倉庫的足夠的薪水,他還要盜,那我們要懲治他也才明正言順?!?/p>

            朱以海加大給地方留余,讓財政上相對寬松些,也是大明這些年來的政策,搞的地方窮,官吏窮,于是他們只能向百姓加征、派役,百姓負擔不斷加重,權(quán)勢大戶卻不太受影響,加劇了兩級分化,惡性循環(huán)。

            嚴州也算是人口較多了,丁口十多萬,光是這府城就有商號一百四十三家,府城人口過萬了。

            但只能征這么點銀子,朱以海還是非常不滿意的,必須得重新整理工商等稅了。

            厘金也必須得征,所得收益全部用來養(yǎng)軍打仗。

            厘金、工商稅等都不是直接對百姓征稅,是向那些工商業(yè)征收的稅,雖然說最終可能商家也會把這稅的成本,加到商品價格中,轉(zhuǎn)嫁到百姓頭上,但起碼比起丁銀、田賦這樣的稅要好的多。

            這就好比鹽稅,他本質(zhì)上是一種人頭稅,因為人人要吃鹽,必不可少,所以征了鹽稅,等于是人頭稅。但如果你征對田地、房屋買賣征收契稅,那么對許多沒田地房屋買賣的普通百姓來說,這稅就征不到他們頭上。

            所以從統(tǒng)治者的角度來說,雖然人頭稅征收最簡單,看似最公平,但其實對于朝廷來說,人頭稅最不合理,征收成本也最高。

            “嚴州軍屯、官田清理后,如何處置?交給御營勇士鎮(zhèn)屯田嗎?”

            朱以海搖頭,軍隊是用來打仗的,不是用來屯田的,起碼現(xiàn)階段他不可能再搞軍屯,這里又不是邊關(guān),這里地少人多,所以直接把這些田拿來佃租給百姓耕種,然后收租就行了。

            “統(tǒng)一交給御營糧臺負責招佃出租?!敝煲院_€是留了一手,沒把這些田交給地方官府,交給糧臺負責,所得除按律一樣完稅納賦后,剩余的就直接進糧臺,用于軍費開支。

            勇士鎮(zhèn)駐嚴州,五千戰(zhàn)兵,一千八輔兵,輔兵一個月都要三兩銀子,戰(zhàn)兵分三等,一等兵一個月四兩五,二等的四兩二,三等的三兩九,暫且半餉,也不是只給一半,而是把一半要押一些時間,逢年逢節(jié)或是開拔出征的時候集中發(fā)放,算是激勵,也算是避免士兵逃跑什么的。

            如果按全餉算,一個月都要兩萬七八千兩銀子,一年要二十五六萬兩銀子的軍餉,這還沒算戰(zhàn)馬、挽馬的糧草,士兵的伙食,以及軍械衣甲這些置辦和消耗。

            這么一算,嚴州所有的地銀丁銀拿來供軍,都還差一大截,必須得要依靠厘金、工商關(guān)稅,甚至是軍田官田的田租等來補充。

            “殿下,御營一鎮(zhèn)一年的軍餉就得二十多萬兩,這十鎮(zhèn)就得二百多萬兩,然而還有軍械糧草等開支大頭,比當初關(guān)寧軍的餉還厚,兵還多,崇禎朝大明仍全有天下,可集全國之力,供養(yǎng)不起關(guān)寧軍,如今以半壁江山,如何供養(yǎng)御營十鎮(zhèn),京營二鎮(zhèn)?還請殿下裁減御營兵馬,節(jié)省開支!”

            何騰蛟又站出來了。

            他還跟朱以海在那算關(guān)寧軍的軍餉開支呢,

            “去國萬里,參與遠征,故從天啟到崇禎朝,給遼東士兵的餉是內(nèi)地兩三倍,因為遼東戰(zhàn)事不斷,這厚餉一直就保留著。崇禎朝時,關(guān)寧步兵每月是一兩四錢銀子加半石大米,騎兵則是一兩六錢銀子加半石大米,家丁甚至是一兩八錢銀每月。

            這樣一年算下來,騎兵是一年十九兩二錢銀,加六石大米,家丁最少也是二十一兩六錢銀加六石大米,哪怕步兵,一年也有十六兩八錢銀加六石大米。

            按當時朝廷折價大糧一石折銀八錢,實際上當時糧價高,一石米能值一兩多銀子,因此這六石米,能折七八兩銀子。

            所以哪怕最低的步兵一年也有二十四兩銀子左右,騎兵有二十八兩了,家丁更是三十兩。

            而內(nèi)陸?zhàn)B馬一天得十束草加二三升的豆,遼東戰(zhàn)馬沖殺,糧草更高,一天十五束草三升豆,大體折算,一年最少十二兩銀。

            馬從宣大或河西買,起碼十五兩,戰(zhàn)損率還高,每年要折銀四兩左右。

            當然,還有一個大頭消耗就是招兵和撫恤,招兵的安家銀起碼五兩,戰(zhàn)死撫恤最低十五兩。

            打仗的話還得發(fā)行糧,一個月大概一兩。

            還得發(fā)犒賞,訓(xùn)練、衣裝等都要花錢。

            細算下來,養(yǎng)一個關(guān)寧騎兵,士兵糧餉二十多兩,戰(zhàn)馬消耗十幾兩,一年下來起碼四十來兩。

            已完結(jié)熱門小說推薦

           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

                  <tr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/label></tr>

                  <td id="q0v9l"><ruby id="q0v9l"></ruby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table id="q0v9l"><option id="q0v9l"></option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q0v9l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2. <acronym id="q0v9l"><label id="q0v9l"><listing id="q0v9l"></listing></label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      <table id="q0v9l"></table>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pre id="q0v9l"><strong id="q0v9l"><xmp id="q0v9l"></xmp></strong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