敘述姓詭計,簡稱敘詭,這是一種對于小說類型的描寫。
這種類型的小說并不是專注于怎么去設計一個詭計,或者是專注于不在場證明什么的,這種方式的推理小說就是玩弄文字游戲,在書中可能一個符號一個字詞都是破案的關鍵。
就好像推理女王克里斯蒂的《羅杰疑案》,用這個“我”就算不是主角,也是一個重要的配角就好像華生那樣的角色,可是在《羅杰疑案》之中最后的兇手就是“我”,這叫讀者如何猜得出來?
你看小說會猜測兇手就是是文章之中的“我”嗎?這個顯然是否定的,由于普通人思維的局限姓,大多數(shù)的人都不會這樣的猜測,而這就是敘詭經(jīng)常喜歡利用的。
《咚咚吊橋墜落》就可以說是敘詭小說之中的佳作,簡單的來說就是玩文字游戲的經(jīng)典之作,不過就是這種寫法有一些犯賤,好吧事實上不是有一些而是非常犯賤。
這種文字的謎底本身揭曉的時候,都有一種劍走偏鋒的感覺,有的準備可以將其利用得非常的好,讓人心服口服,可是《咚咚吊橋墜落》卻是反其道而行之,明明都劍走偏鋒了,還用這種欠拍的語氣,所以不出所料,蘇釋晨成功的激起了民憤……
居民樓中。
“樓上的小聲一點。”
“抱歉了,那個我會注意的?!?/p>
安靜了一小會,可是過一會再次發(fā)出了響聲。
“樓上的……”
“對不起,我一定會注意的?!?/p>
這次安靜得久一些,可是 緊接而來的就是噼里啪啦好像拆房子一樣的響動,這個陣仗更加的大了。
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,于是乎樓下的這家人爆了。
“樓上的我說你有完沒完,大晚上的你吵個不停,你不睡覺難道還讓人家也不睡覺。”
“我也不想,可是這本書太惡心了,我實在忍不住,惡心的作者!”
對話之中所說的那本書,毫無疑問就是《咚咚吊橋墜落》,樓上的那位居民就是因為看這本書,再一再二再三的覺得自己被戲弄了,之中設定詭計的目的,希望各位讀者,可以接受這種方式。
好吧,蘇釋晨這是打算直接用《咚咚吊橋墜落》在推理小說類別之中開山創(chuàng)派的節(jié)奏啊,雖然現(xiàn)在罵聲一片,可是蘇釋晨一點也不擔心,既然梅菲斯特獎評委席敢給出如此高的評分,也就證明還是有識貨的人。
新興事物的出現(xiàn)是要面臨著爭議的,就好像數(shù)百年前哥白尼的曰心說在當時被當作了異端,再想推理女王克里斯蒂的那篇《羅杰疑案》出來之時也是遭到諸多質(zhì)疑,認為這篇小說對于讀者是不公平的。
可是這一切都會變成浮云,曰心說最終取代了地心說,《羅杰疑案》最終成為了經(jīng)典。
可以預見,《咚咚吊橋墜落》將會稱為,敘詭推理小說的鼻祖小說。
現(xiàn)在罵聲一片是因為讀者沒有接受,所以蘇釋晨才發(fā)表了一片公告,將這種寫法給出了一個準確的定義以及名字,讓讀者更加快速的接受。
果然不出蘇釋晨所料,在經(jīng)過一天的罵聲之后,一個一個的推理名家站了出來對《咚咚吊橋墜落》作出了非常高的評價。
首先是從梅菲斯特獎走出來的推理名家高城森——
“除去作者那戲弄讀者的惡趣味來說……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