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已然是一副亡國之相?!?/p>
說到這里,他看了朱元璋一眼,道:
“漢武帝的總體策略是沒問題的,匈奴必須要打。”
“但他犯了和秦始皇一樣的錯誤,太急于求成了,妄想用一世解決所有問題?!?/p>
“最后雖然打敗了匈奴,但終究無法徹底將其覆滅,反倒是差點將自身弄成亡國君?!?/p>
“好就好在,他有霍光和漢宣帝收拾殘局?!?/p>
“否則漢朝很可能就此步了秦朝后塵。”
朱元璋臉色不禁一黑。
這小子真是不知好歹,不是蛐蛐咱,就是拿咱當學生指點。
哼,等將你肚子里的知識都掏空,看咱怎么收拾你。
李文忠、常遇春自然也知道他在借古喻今,都假裝沒有聽到。
心里對馬鈺已經嘆服,這膽子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
關鍵上位還真忍了,一點都沒有爆發(fā)的意思。
這小子以后是個人物啊。
不對,現(xiàn)在已經是個人物了。
畢竟這邊人多,馬鈺覺的還是得給朱元璋留點面子,免得他繃不住真爆炸了。
所以只是暗暗的點了一下,并沒有多言,接著往下說道:
“現(xiàn)在我們來說說突厥?!?/p>
李文忠終于忍不住插話道:“羌人和鮮卑呢?”
馬鈺回道:“羌人不過是趁著東漢虛弱,才蹦跶了百十年而已,放在歷史尺度不值一提。”
“鮮卑屬于漁獵和游牧的結合體,這個等會兒我們說漁獵族群的時候再說?!?/p>
李文忠點點頭,不再說什么。
馬鈺繼續(xù)說道:“突厥比匈奴強的地方就在于,他們從漢人這里學走了部分技術?!?/p>
“比如馬鞍、馬蹬、馬蹄鐵等等,所以他們的騎兵更加強大?!?/p>
“然而在制度上,他們比匈奴也強不了多少?!?/p>
“唐朝擊敗突厥,靠的就是制度優(yōu)勢和更加強大的綜合國力。”
“首先說說制度,前面我們說過,中原王朝擁有完善的制度,可以讓士兵無后顧之憂作戰(zhàn)?!?/p>
“而匈奴和突厥都不具備這種情況,所以士兵普遍怯戰(zhàn),只擅長打順風局?!?/p>
“這也是為什么,雙方在技術上都是九十五分。”
“但在實際交戰(zhàn)中,唐軍往往能以少勝多,擊敗突厥騎兵的原因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