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6章遼東十將
晉陽,春寒消退后,正是農忙時。
徐晃快馬入朝,他途徑城北三十里亭驛外的一處田莊。
凡是田莊,以莊命名的地方,必然是集體勞作的地方。
這處田莊也不例外,以官奴為主,官佃為輔,耕種著大約十二萬畝土地,其中還有桑麻、牧草之類。
坐鎮(zhèn)云中,主持東六鎮(zhèn)防務以來,徐晃不需要再坐營管軍,日常處理最多的是軍務以及調解各千戶所之間的糾紛。
所以這一年來徐晃開始蓄須,整個人氣質也沉穩(wěn)起來,少了那股白波軍時積攢的剛戾氣息,整個人更像一個軍政兼管的威嚴都督。
田莊外圍,徐晃也只是駐馬觀望,他不喜歡亭驛里的氣氛,這才來亭外閑逛。
就看到田莊里勞作的官奴正以牛馬拉犁,牛還是比較好用的。
而馬匹就比較難了,可能是馬蹄生長的不如牛蹄快,也可能是馬蹄不耐磨損。
因此官奴使用的馬匹會在馬蹄上墊一層木板,木板修剪的大小合適,打孔后以麻繩綁在馬蹄上。
還有的獸醫(yī)會提前清洗馬蹄,用膠粘合木板假蹄子。
徐晃緊皺雙眉,他自然清楚,這是一些退役轉業(yè)的虎賁在施政時采取的替代法。
此前虎賁轉業(yè)地方,還會保密蹄鐵一事。
而現在,蹄鐵保密的積極性會消失許多,還增加了主動泄密的可能性。
決不能再拖延,若不能快速裝備蹄鐵,進行一場遠距離奔襲作戰(zhàn)的話……那就很虧。
再等下去,蹄鐵泄密,不僅會失去先手優(yōu)勢,還有可能遭受對方的大規(guī)模集群奔襲。
塞外各千戶規(guī)劃完畢,但沒有經歷時間的熏陶,沒有形成穩(wěn)定的慣性。
所以塞外各鎮(zhèn)、千戶所目前無法承受大規(guī)模的襲擊。
也只有這個制度運行一段時間,形成共同認知與制度下的思維慣性后,才有對抗入侵戰(zhàn)爭的韌性。
邊塞外的戰(zhàn)爭,最麻煩的不是后勤,而是草原丘陵茫茫無際,有心躲避的話,很難精準打擊對方的軍事力量。
而蹄鐵的致命性就在這里,這東西能給騎兵部隊提供驚人的續(xù)航能力。
就現在這么廣袤的治理范圍,突襲進來的東胡騎兵如果列裝了蹄鐵,那么冬季降雪之前,這些東胡騎兵能以戰(zhàn)養(yǎng)戰(zhàn)。
反之,如果己方今年就裝備蹄鐵,就能給驚弓之鳥的東胡打出追加傷害,迫使對方退往更東北方向,也更苦寒的大鮮卑山。
同時,更早列裝蹄鐵,那民間生產用的馬匹也就能解禁、打上蹄鐵。
打了蹄鐵的挽馬,使用起來比牛給力。
雖然馬匹吃的比牛多,可干的也多。
現在地廣人稀,大量荒廢的良田、田野等待開發(fā),不缺馬匹這點吃的草料。
徐晃將眼前一切看在心里,默默構思著游說趙彥的言辭方式。
至于監(jiān)國皇后……徐晃就沒拜謁對方的念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