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氏掌權
自周璨回來后,這京城都更熱鬧了些。
這日,梁染墨和梁南祝去書肆買些游記一類的書冊,買完后梁南祝帶著梁染墨去了淮水邊的醉風樓嘗他們家新出的菜式。
兩人跟小二點完菜后便坐著品茶等菜上來。
隔壁桌是四位書生打扮的男子,幾人飯飽酒足后開始暢談起最近的戰(zhàn)事,一位身著淺藍色書生袍的男子手上舉著酒杯朝右上角做敬酒的姿勢,嘴里激動地說道:“咱們的周小將軍收復了被契丹人占了二十多年的燕云六州,我陳松雖未為有幸與之同席,但我要在此遙敬他一杯,為他慶賀!”
“若我自小習得一身武藝,定要長槍橫掃燕云十六州!收我失地,鎮(zhèn)我山河!”另一位喝得滿臉通紅的男子也高聲嘆道。
旁邊的人酒勁兒上來,這振奮人心的話也感染了周圍的其他食客,相鄰幾桌的食客們也開始談論這次周璨和鎮(zhèn)北軍收復失地的事情。
梁南祝聞言也感嘆道,“咱們這位周小將軍這次可真是就此名揚天下了。收復燕云六州,這是多么令人矚目的戰(zhàn)績。”
“二哥,你可是后悔讀書沒有習武當將軍了?”聽到梁南祝的話,梁染墨忍不住笑著開口調侃梁南祝。
“我可沒有,雖然習武之人可馳騁沙場為國征戰(zhàn),但我們讀書人亦可以為國為民做事!從前不是有圣賢說了嗎,‘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’,我們讀書人不必與武將比,自有其他報國之法!”
“二哥,我相信你!”看著梁南祝神采飛揚的樣子,梁染墨也被他的情緒感染到。自己這個二哥自小便立志要做一個為百姓造福祉的好官。
“話說近些年邊境時不時發(fā)生些小規(guī)模的騷亂,但是都被駐守在當?shù)氐氖剀婃?zhèn)壓了,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。不過這次的大戰(zhàn)倒是讓我想起了父親從前跟我提過的安平四年陰山一役?!?/p>
“安平四年?陰山一役?”梁染墨心想,這安平四年不是宋云還活著的時候嗎,那些年發(fā)生了很大的戰(zhàn)事嗎。
“是的,安平四年。聽父親說那年七月匈奴一番常態(tài)突然進犯,一開始連奪我邊境三城,最后是忠勇侯臨危受命,最終力挽狂瀾。他不僅在一個月后接連奪回丟失的三城,還奪下了匈奴的三座城池。”
“二哥,你說的忠勇侯可是國丈?”現(xiàn)在的皇后正是當時的靈妃魏昭昭,據(jù)說宋云去世后兩年她便被安平帝立為皇后。
“非也,當年的忠勇侯是當今皇后的祖父,不是國丈。五年前老忠勇侯上書致仕修養(yǎng),請求圣上把侯位傳給國丈,當今的忠勇侯?!?/p>
梁南祝的一番話理清了梁染墨的思緒,“原來如此?!?/p>
接著梁南祝又繼續(xù)說道:“據(jù)說威遠侯魏來大破匈奴時,當時還是靈妃的皇后生下了二皇子,陛下龍顏大悅,下旨大赦天下,還把魏氏封為了貴妃?!?/p>
這還是梁染墨自夢到宋云后
魏氏掌權
“朕聽說今日早朝你父親派人來給你遞口信了?”安平帝看樣子早就知道魏昭昭的父親魏來的打算?!罢媸鞘裁炊疾m不過陛下,父親今日差人遞了口信,說若是陛下主戰(zhàn),他愿意披甲上馬為陛下征戰(zhàn)沙場收復失地。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?”
自古以來都說后宮不得干政,但梁染墨看著安平帝當下的樣子好似并不介意這件事,且還主動和魏昭昭說起此事。
“今日早朝后朕和幾位大臣在御書房里商議過了,此次主戰(zhàn)不合,只是出征人選暫未定下來。既然你父親有意替朕出征,那晚些時候朕便下旨封他為忠勇將軍,領十萬兵馬盡快奔赴邊疆吧。”安平帝聽完魏昭昭的話,便順著她的意思封了他父親出征。
魏昭昭得了安平帝的旨意,傾身靠在安平帝的肩膀,手挽著他的胳膊,高興地說道:“臣妾替父親謝過陛下!父親一定會替您揚我安國國威打退匈奴的!”
“你呀你呀,還是少操心點外面的事吧,你現(xiàn)在的首要任務就是給朕生下一個二皇子!”安平帝把魏昭昭的手放到自己懷里把玩。
夢中見到此情此景,梁染墨總是隱約覺得此時的安平帝與往常不太一樣。往常他跟宋云在一起時,雖然看上去也很恩愛,但眼中卻不不像此時布滿溫情,難道是因為他真的很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