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長液一買到手,卿孟祝立即關緊房門,然后選擇了提取。
在一陣熟悉的光芒后,地面出現了一個玉瓶。
卿孟祝伸手撿起玉瓶,還沒來得及看里面生長液的情況,就先被玉瓶吸引了目光。
這個玉瓶通體潔白,細膩如脂,摸上去溫潤極了,甚至還有一種在發(fā)光的感覺。
玉瓶的器型也很好看,流暢飽滿,精巧至極,小小的一瓶,一看就讓人挪不開目光。
看到這玉瓶的
竹子變成竹林了
生長液買回來就是為了用的。
卿孟祝研究過玉瓶后,立刻去個人中心看使用說明。
生長液的使用說明給得很全,上面說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,使用時滴在植物的根部,按植物體積的大小,可滴一到十滴,一年內最多使用六次,每次間隔十五天以上,且每兩次間隔兩個月以上。
卿孟祝仔細看過之后,感覺這個使用方法還算合理,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。
時間還早,卿孟祝迫不及待地開車到市里買膠頭滴管,打算回來給竹子用上。
一滴生長液也有大滴和小滴之分,光憑感覺,他怕把握不準那個量。
還是用膠頭滴管最安全,說一滴就一滴,絕不會弄錯。
膠頭滴管屬于比較冷門的工具,他開了導航到一家化學用品店,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把膠頭滴管買到手。
回到家后,他特地將幾根膠頭滴管清洗干凈,然后帶上了其中一根,直接上山找竹子。
竹子種下去也有一段時間了,此時長出了細細的枝條,翠綠的葉子在枝條上晃動,顯得頗為秀麗。
卿孟祝掏出手機給竹子拍照存檔,留待以后對比使用過生長液后它的情況。
拍完照后,他小心地拿出玉瓶和滴管,開啟瓶塞,準備滴生長液。
玉瓶里的生長液整體呈銀色,有點類似水銀,但比水銀更粘稠。
卿孟祝用手扇了扇瓶口,扇到鼻子底下聞了聞,聞到了一股好聞的水汽,大概有種站在深山瀑布前的氣味。
他沒敢多聞,小心地吸了生長液,滴到竹子的根部。
使用說明表示可以滴一到十滴,他家的竹子屬于中等大小,五滴應該差不多了。
他數著數,在竹子根部的各個方向,慢慢滴了五滴生長液。
生長液滴下去后,竹子暫時并沒有變化,也沒有在他眼皮子底下暴長的意思。
他觀察了一會兒,感覺竹子可能要經過一晚上的生長,明天才會有變化。
想到這里,他蓋好玉瓶的瓶塞,拿著生長液和滴管先回了家。
滴管的膠頭可能有生長液殘留,他特地拿了個小盆,將滴管來回清洗,而后將清洗出來的水液倒入灑水壺中,去給后面種的石刁柏澆水,主打一個不浪費。
他家的石刁柏也種活了,嫩綠的葉子顯得很有精神。
不過可能因為種在籬笆邊,榛雞、鴨子和大鵝都對石刁柏挺感興趣,一直叨它的葉子吃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