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勇翻了個白眼道:“這個味道太難聞了,我看你還是換回去吧?!?/p>
“有嗎?”
不管他在那里自我感覺良好的這里嗅嗅那里嗅嗅,李勇自己翻開了高二的歷史課本開始看了起來。
他對歷史感興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,中華上下不管是五千年還是三千年還是六千年,都有太多的故事和傳奇,很多人的經歷都能直接寫成一本小說了。
以前讀書的時候還很喜歡看“百家講壇”,里面關于三國、大漢的講述尤其能激發(fā)興趣,更不用說“主觀向科普讀物”明朝那些事兒,后來雖然發(fā)現(xiàn)缺點多多,但當初能風靡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而除了國內的,國外的歷史李圣其實也很有興趣,像什么亞歷山大、凱撒、拿破侖、彼得一世之類的人物,不管有沒有吹噓的成分,歷史記載上確實都有傳奇性,甚至連失敗都失敗得很傳奇。
可惜的是歷史課本限于篇幅的原因,很多東西都只能夠泛泛而談。
而基本上李勇現(xiàn)在看教科書就只著重在兩個,一個就是在歷史事件本身,另一個則是前因后果,畢竟考試的時候少不得要從經濟、政治、文化方面來分析原因,又少不得要從當下和長遠的角度來分析影響的結果。
其實歷史上很多事情的發(fā)生都有其偶然性,后世的分析很多只能做馬后炮,總結規(guī)律以示后人。
然而歷史唯一證明的一件事情就是人永遠不會記住歷史的教訓,所以對于李勇個人來說,學歷史的唯一好處大概就是增加知識儲備,鍵政的時候才好放炮。
然后很快上課鈴聲響起,要開始上課了。
第一節(jié)是顧老師的數(shù)學課,她進來后先是看了眼講臺旁邊的李勇,見他在默默看書就不管他了。
現(xiàn)在老師們也已經達成了共識,只要李勇上課不睡覺,課間時間留在班里,不求他做什么刻苦用功的榜樣,保持低調,拿成績說話,這就已經夠了。
這算是他用成績爭取來的一點兒“特權”,而其他同學也沒法說什么。
人們對天才和神童總是有些容忍度的,感覺他們做些奇怪的事情也可以接受,這叫做特立獨行。
但如果你只是一個成績一般的普通人,那還是老老實實隨波逐流吧,起碼不會招來批評和異樣的眼光。
“上課!”
“老師好!”
“請坐……今天我們來講一講……”
一堂課很快結束,老師一走李勇就站起身來,走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伸了伸懶腰,一回頭卻正看到朱鎖鎖也在外邊,正跟一個女生牽著手說著話。
因為是背著這邊,所以她并沒有注意到李勇。
而她對面的女生正要示意,卻見李勇豎起食指在嘴邊,然后看到他悄悄走近了朱鎖鎖,突然伸手上去將她兩只眼睛都捂住。
啊,好可愛!